古诗词网

子干东诸侯,劝勉防纵恣。

杜甫唐代〕《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文学与我游,萧疏外声利。追随二十载,浩荡长安醉。
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视我扬马间,白首不相弃。
骅骝入穷巷,必脱黄金辔。一论朋友难,迟暮敢失坠。
古来事反覆,相见横涕泗。向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故旧独依然,时危话颠踬。
我甘多病老,子负忧世志。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
远作辛苦行,顺从众多意。舟楫无根蒂,蛟鼍好为祟。
况兼水贼繁,特戒风飙驶。崩腾戎马际,往往杀长吏。
子干东诸侯,劝勉防纵恣。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
请哀疮痍深,告诉皇华使。使臣精所择,进德知历试。
恻隐诛求情,固应贤愚异。列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赠子猛虎行,出郊载酸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东诸侯劝勉纵恣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3.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4.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5.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6.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7.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10.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11.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12.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1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1.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2.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3.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1.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1. 词尾:➊ ​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干 ( 乾 幹 ) gān/gàn《國語辭典》

干 [ gān ]

  1. 武器名。用來阻擋刀箭、護衛身軀的盾牌。《書經·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韓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2. 參見「天干 」條。
  3. 水畔、岸邊。《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唐·杜甫〈有客〉詩:「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駐江干。」
  4.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如:「筍干」、「豆腐干」。通「乾」。
  5. 成群有關係的人。《紅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深妒襲人、晴雯一干人。」
  6. 姓。如晉代有干寶。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冒犯、觸犯。如:「干犯」。《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2. 求取、營求。《論語·為政》:「子張學干祿。」《公羊傳·定公四年》:「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干闔廬。」
  3. 強行參預。如:「干涉」、「干政」。清·徐珂《清稗類鈔·帝德類·咸豐季年三奸伏誅》:「三奸盤結,同干大政。」
  4. 相關、有關聯。如:「相干」。《水滸傳·第五二回》:「莊客李大救主,誤打死人,非干我事。」
东诸侯(東諸侯)dōng zhū hóu
东方的诸侯。《左传·成公十六年》:“且为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东诸侯之师次於 鄫 ,以待 晋 师。” 唐 时用为对封疆大员的誉称。 唐 刘禹锡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序:“贫道雅闻东诸侯之工为诗者莫若 武陵 ,今幸承其话言如得法印,寳山之下,宜有所持。” 唐 李商隐 《柳枝》诗序:“雪中, 让 山 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  ——《漢語大詞典》
劝勉(勸勉)quàn miǎn
劝导勉励。《管子·立政》:“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 唐 白居易 《寄元九》诗:“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汤文正》:“其下属有贪酷者,皆善为劝勉,其不改者,始以法惩之。” 草明 《乘风破浪》第十五章:“便劝勉他说:‘勇敢一点,共产党员做错了事,就该有勇气向党坦白。’”  ——《漢語大詞典》
防 fáng《國語辭典》

防 [ fáng ]

  1. 堤、坝。《说文解字·阜部》:「防,隄也。」《周礼·地官·稻人》:「以潴畜水,以防止水。」
  2. 要塞。《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民力罢敝,虽有长城、巨防,恶足以为塞?」唐·白居易〈与仕明诏〉:「卿久镇边防,初膺阃寄。」
  3. 戒备的事。如:「冬防」、「海防」、「国防」。
  4. 姓。如汉代有防广。
  1. 筑堤。《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善沟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
  2. 戒备。如:「防备」、「提防」、「以防万一」、「保密防谍」。
纵恣(縱恣)zòng zì
(1).亦作“ 纵姿 ”。肆意放纵。《韩非子·五蠹》:“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而专为封豕长虵,肆其贪饕,甘心货贿,纵姿无厌。”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君王纵恣翻成误, 吕后 由来有深妒。”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应该以饥民的掘食草根树皮为比例,和富户豪家的纵恣的变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一:“六经之下,惟 迁 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清 吴士玉 《〈海峰文集〉序》:“出其所为诗、赋、古文辞及制举业之文,共数十首以示余,读之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