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竹 zhú《國語辭典》
竹 [ zhú ]
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
-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简册。如:「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
-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国 ( 國 ) guó
国 [ guó ]
-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 姓。
风世(風世)fēng shì
谓劝勉世人。 明 唐顺之 《俞孺人传》:“又能使其子以身为诸士师,以广乎其教之所及,盖其所以风世而轨物者远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张璨 ﹞题所居云:‘南轩北牗又东扉,取次园林待我归。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言可风世。” 清 胡珽 《〈绿珠传〉跋》:“余谓 緑珠 一婢子耳,能感主恩而奋不顾身,是宜刊以风世云。” ——《漢語大詞典》
界 jiè《國語辭典》
界 [ jiè ]
名- 不同事物的分界。如:「地界」、「邊界」、「疆界」、「國界」、「以河為界」。《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奢儉之中,以禮為界。」
- 按職業、工作、性別或其他事物所劃分的特定範圍。如:「眼界」、「政界」、「教育界」、「婦女界」。
- 生物學分類系統中最大的等級。如:「動物界」、「植物界」。
- 區隔、劃分。《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赤城霞起以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 離間。《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范雎)界涇陽抵穰侯而代之,當也。」顏師古注引蘇林曰:「界,間其兄弟使疏。」
- 接鄰、毗連。如:「花蓮縣北界宜蘭縣。」《文選·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梅兄 méi xiōng
对梅花的雅称。 宋 黄庭坚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宋 杨万里 《烛下和雪折梅》诗:“梅兄衝雪来相见,雪片满鬚仍满面。” 元 戴良 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漢語大詞典》
雪友
梅尧臣读吴正重台梅花诗见霜媒下 ——《骈字类编》
朋 péng《國語辭典》
朋 [ péng ]
名- 友人。如:「亲朋好友」、「朋友」。
- 量词。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 姓。如宋代有朋山、朋水。
- 集结。如:「朋比为奸」。宋·刘克庄〈鹊桥仙·阁中芸冷〉词:「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
- 相比、相类。《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