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甚恼人、梅子黄时,听雨听风无赖。

吴藻清代〕《疏影 绿阴二首和魏雨人明经作 其一

疏檐不碍,渐愔愔一碧,围住窗外。料得高楼,簪鬓香消,凝妆好关眉黛。

韶华小劫沧桑感,巧变换、绿天花海。唤起它、蝶梦惺忪,来认清凉仙界。

回首春三二月,飞英荐酒后,佳会难再。如水空庭,选石眠琴,只有斜阳红隘。

芭蕉叶嫩蔷薇老,随意任、东皇分派。甚恼人、梅子黄时,听雨听风无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恼人梅子黄时听雨无赖

甚 shèn/shén《國語辭典》

甚 [ shèn ]

  1. 很、非常。如:「甚多」、「甚好」、「甚佳」。
  2. 過分、過度。如:「欺人太甚」。

甚 [ ​shé ]

  1. (二)​之又音。

甚 [ shén ]

  1. 參見「甚麼 」條。
恼人(惱人)nǎo rén
(1).令人着恼。 宋 柳永 《尉迟杯》词:“困极欢餘,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相逢处顿将人佳兴扫,甚新婚燕尔恼人怀抱。”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 郭祥 的连队,同样被这恼人的困倦袭扰着。”
(2).撩拨人。 后蜀 欧阳炯 《菩萨蛮》词之一:“晓来中酒和春睡,四肢无力云鬟坠。斜卧脸波春,玉郎休恼人。” 宋 王安石 《夜直》诗:“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  ——《漢語大詞典》
梅子 méi zǐ
(1).梅树的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 唐 寒山 《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 宋 贺铸 《青玉案·横塘路》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残红水上飘,梅子枝头小。”
(2).指梅树。 宋 陈师道 《立春》诗:“马蹄残雪未成尘,梅子梢头已著春。”  ——《漢語大詞典》
黄时(黄时)
唐 无名氏 无名氏之散句 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骈字类编》
听雨(听雨)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注韦应物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子由与先生在怀远驿尝读韦诗至此句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其后子由与先生彭城相会作二小诗其一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至先生在束府雨中作示子由诗有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瑟盖皆感叹追旧之言也  ——《分类字锦》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1.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无赖(無賴)wú lài
    (1).没有才干;不中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问 上林 尉诸禽兽簿。十餘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嗇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文帝 曰:‘吏不当若是耶?尉无赖!’”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才无可恃。”《通典·选举六》:“有文无赖者计日可升,有用无文者终身不进。”
    (2).指撒泼放刁等恶劣的行为。《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休祐 平生,狼抗无赖。”《新五代史·梁文惠皇后王氏传》:“ 太祖 壮而无赖,县中皆厌苦之。”《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潘华 益无顾忌,日逐与无赖小人酒食游戏。”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你要好好走哇?不能再耍无赖啊?”
    (3).指无赖子,无赖汉。《晋书·卞壸传》:“ 峻 拥强兵,多藏无赖。”《隋书·诚节传·陈孝意》:“前郡丞 杨长仁 , 雁门 令 王确 等,并桀黠,为无赖所归。”《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人叫做 石老鼠 ,是个有名的无赖。”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上虞 同乡会本为无赖所把持,出面索人,又为不佞所御退。”
    (4).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汉 焦赣 《易林·泰之丰》:“龙蛇所聚,大水来处,滑滑泲泲,使我无赖。”《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彭城 夫人夜之厕,蠆螫其手,呻呼无赖。” 宋 苏轼 《策别二一》:“彼皆知其不过十年而復为平民,则自爱其身,而重犯法,不至於叫呼无赖,以自弃於凶人。” 明 归有光 《上总制书》:“况兵燹之餘,继以亢旱,岁计无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以纳税定选权……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无聊。谓多事而使人讨厌的。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二:“惟憎无赖 汝南 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宋 陆游 《雨中作》诗:“多情幽草沿墙緑,无赖羣蛙绕舍鸣。” 清 唐孙华 《和友人惜别》之一:“怪底春风正无赖,吹将柳絮落天涯。”
    (6).指似憎而实爱。含亲昵意。 唐 段成式 《折杨柳》诗之四:“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宋 辛弃疾 《浣溪沙》词:“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7).无聊。谓情绪因无依托而烦闷。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意我覊愁正无赖,欲以此事相夸招。”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二出:“甚情怀,睡起思无赖,日转纱牕外。” 清 金人瑞 《塞北今朝》诗:“ 江 南士女却无赖,正对落花春昼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