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乾坤云海风帆。

王质唐代〕《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萧萧乌帽黄衫。烟水拍云岩。风清月白,一双碧眼莹秋潭。四海九州,茫茫东北,渺渺西南。松霜杉露毵毵。
龙门隔如参井,青城佳气与天参。蔽山充野,牡丹红外茯苓甘。鹤顶凝丹,隙驹蹀躞,尽百年闲。乾坤云海风帆。谯名定,涪陵人。受道于伊川。后弃乡里,隐河洛。复归蜀,居青城之老人村,至今尚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乾坤云海风帆

乾坤 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关雎》《礼》《冠》《昏》《易》《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漢語大詞典》
云海(雲海)yún hǎi
(1).指广阔无垠的云。 唐 张说 《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诗:“无因留絶翰,云海意差池。”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鲁迅 《伪自由书·对于战争的祈祷》:“四点钟的时候, 中山路 复归于沉寂,风和叶儿沙沙的响,月亮躲在青灰色的云海里。”
(2).指高远空阔的境界。 唐 沈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何堪万里外,云海已溟茫。” 宋 苏轼 《和陶拟古》之八:“欲为 中州 信,浩荡絶云海。” 元 刘因 《清平乐》词:“微茫云海 蓬莱 。千年一度春来。争信门前桃李,年年花落花开。”
(3).广阔无垠的大海。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二:“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寧。” 宋 刘天游 《氐州第一》词:“云海沧洲,甚又寄、南来客雁。” 元 马祖常 《出都》诗:“云海鸿濛气,归颿杳靄中。”  ——《漢語大詞典》
风帆(風帆)fēng fān
亦作“ 风颿 ”。
(1).船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 ,须臾 沙角 风颿收。” 郭风 《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沈复斋中丞》诗:“南望 铜陵 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 艾芜 《海岛上》:“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