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穴一穿漏,枅圈无巨细。
谷树大数围,植时不知岁。精多作胶液,注流至根柢。
斲以团丹砂,玄黄何泥泥。或为金石漆,脂膏苦自毙。
虫蚁所疮痏,百千以肤噬。臃肿既空心,拳曲亦流涕。
霜皮剥辱馀,虽存若蜩蜕。窍穴一穿漏,枅圈无巨细。
腹中若蜂房,蛇鼠相启闭。一二鼻口者,火入烟蒙翳。
疾雷屡震惊,花叶多焦脆。䬏䬔昨楝风,四方忽排挤。
怒呺一昼夜,柯条尚牛掣。雨师复掊击,参天俄失势。
朽蠹已有年,婆娑终一蹶。摧折当腰吕,寻尺若刀𠠫。
崩压西邻墙,斧斤劳仆隶。大枝劈不开,小枝竞先曳。
凭依惧有神,酒食陈微祭。丧我高楼阴,炎曦无可蔽。
嘲啾绝燕雀,缠糺失萝荔。生身本恶木,美名蒙诟厉。
散材一何幸,与檀作兄弟。托身在丘园,有萚思为砺。
斑谷持作冠,楮桑持作币。所用虽皮肤,于人已有济。
亦未苦其生,楂梨共狼戾。本无劲挺姿,枝节多疣赘。
菑害始香甘,蠢动乘其敝。狙猿杙亦安,岂必高名丽。
受命有穷时,薪蒸不遑计。培覆皆天年,萌蘖庶自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窍穴(竅穴)qiào xué
洞穴;窟窿。《庄子·齐物论》:“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屋瓦皆镂》:“ 余宗伯 屋瓦皆鏤窍穴千百,雨则散如真珠。”《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生 看时,只见树根浮起处有个盏大的窍穴,那白老鼠兀自在穴边张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祇觉四面层绕,皆云气嘘鬱,时有窍穴钩连,空悬无上处。” ——《漢語大詞典》
一 yī《國語辭典》
一 [ yī ]
名- 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 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 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 概括。如:「一般來說」。
- 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 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 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穿漏 chuān lòu
(1).破败有漏孔。《南齐书·刘瓛传》:“瓦屋数间,上皆穿漏。”
(2).指破漏之屋。 清 吴伟业 《直溪吏》诗:“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3).穿透。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日光穿漏,波伏不兴。” 金 元好问 《宝严纪行》诗:“曈曈上初日,深樾烱穿漏。” ——《漢語大詞典》
(2).指破漏之屋。 清 吴伟业 《直溪吏》诗:“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3).穿透。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日光穿漏,波伏不兴。” 金 元好问 《宝严纪行》诗:“曈曈上初日,深樾烱穿漏。” ——《漢語大詞典》
枅 jī
枅 [ jī ]
- 柱子上的支承大梁的方木,即枓:“短者以为朱儒~栌。”
- 悬挂秤的横木:“步行,从市过,见屠肉~。”
圈 quān/juàn/juān《國語辭典》
圈 [ quān ]
名- 外圓中空的東西或形狀。如:「項圈」、「花圈」。
- 指特定的行業範疇。如:「電影圈」、「圈內人」。
- 量詞。計算環繞次數的單位。如:「三圈鐵絲」、「繞場一圈」。
- 把四周包圍、環繞起來。如:「把這塊地圈起來。」
- 畫圈作記號。如:「圈點」、「圈選」。
圈 [ juān ]
動- 收管、關住。如:「把雞鴨圈住。」《晉書·卷四六·劉頌傳》:「魏氏承之,圈閉親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傾,天命移在陛下。」
圈 [ quàn ]
- 參見「圈兒」、「圈子」等條。
圈 [ juàn ]
名- 飼養獸畜的地方。如:「豬圈」、「牛圈」。《漢書·卷五○·張釋之傳》:「從行,上登虎圈。」唐·顏師古·注:「圈,養獸之所也。」
- 姓。如漢代有圈稱。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巨细(巨細)jù xì
(1).大小。《列子·汤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宋 苏轼 《追和林子中寄文与可》诗:“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
(2).指大的和小的(事情)。《史记·田儋列传》:“政无巨细,皆断於相。”相,指 田横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姦摘伏,有若神明。”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3).指兔毫、羊毫合制的毛笔。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近乃以兔毫为柱,羊毫辅之,刚柔适宜,名曰巨细。” ——《漢語大詞典》
(2).指大的和小的(事情)。《史记·田儋列传》:“政无巨细,皆断於相。”相,指 田横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姦摘伏,有若神明。”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3).指兔毫、羊毫合制的毛笔。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近乃以兔毫为柱,羊毫辅之,刚柔适宜,名曰巨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