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悬正值小春阳,木公金女纷翱翔。
我闻昆崙在西极,天地之脐神仙国。三城五级十二门,鹤驭鸾骖千万亿。
握契仙人好远游,一朝掉臂黄林陬。开明奔命陆吾遁,却插孤根闽海头。
冯夷昼立天吴语,巨鳌欲戴昆崙去。老人玉杖试一挥,昆崙永作闽天柱。
万岁山前紫气浓,老人高卧昆崙峰。偓佺拊背授真诀,独种云间十八公。
万斛明珠千岁实,忆昔馈尧尧不食。春风日长虬龙枝,擎霄接汉皆千尺。
兄为栋兮弟为梁,丹青矩矱充明堂。葱峦锦柏亦琐屑,寒河星柘徒夸张。
明堂孔阳圣人喜,为问老人身姓李。三锡龙章爵大中,地上神仙郁华子。
杖履烟霞八十春,少微夜夜烛昆崙。不往人间役徐甲,不从柱下作周臣。
一日餐一松,一松巢一岁。天地为等期,青青长不改。
弧悬正值小春阳,木公金女纷翱翔。金銮乍祝齐天寿,锦里还飞爱已觞。
罗浮山下金门隐,遥向南天称子姓。欲随青鸟献珍图,且吮綵毫开异境。
何日堂前问大还,侧身怅望昆崙山。万头青犊留闽海,李耳原来未出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弧悬(弧懸)hú xuán
谓悬挂弧弓。古代风俗,生男子则在门左悬挂弧弓。后以“弧悬”为生男的代称,亦指男子的生日。 明 李东阳 《烧丹灶赋寿封庶子徐公八十》:“南州封君当弧悬之旦,綃梦之辰。” 清 陈维嵩 《满江红·寿海宁家始升六十》词:“风景清佳,天气是、梅前菊后。弧悬处、高轩列戟,软帘堆綉。” ——《漢語大詞典》
正值 zhèng zhí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漢語大詞典》
小春 xiǎo chūn
(1).指夏历十月。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三七引《初学记》:“冬月之阳,万物归之。以其温暖如春,故谓之小春,亦云小阳春。”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閤新装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指归期约定九月九,不觉的过了小春时候。”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三年幕下劳王事,十月 江南 应小春。”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十月阳和,本来就是小春的天气,可是我们到 烂柯山 的那天,觉得比平时的十月,还更加和暖了几分。”参见“ 小阳春 ”。
(2).指夏历八月。 宋 赞宁 《笋谱》:“大抵竹八月俗谓之小春。热欲去,寒欲来,气至而凉,故曰小春。”
(3).小春作物。指小春时期播种的小麦、豌豆、油菜等农作物。或称“春花”。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田野间,小春既未长出,是冬水田哩,便蓄着水。” ——《漢語大詞典》
(2).指夏历八月。 宋 赞宁 《笋谱》:“大抵竹八月俗谓之小春。热欲去,寒欲来,气至而凉,故曰小春。”
(3).小春作物。指小春时期播种的小麦、豌豆、油菜等农作物。或称“春花”。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田野间,小春既未长出,是冬水田哩,便蓄着水。” ——《漢語大詞典》
阳 ( 陽 ) yáng
阳 [ yáng ]
- 明亮。
-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
-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
-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 温暖:~春。
-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
- 凸出的:~文图章。
-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
-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
- 男性生殖器:~痿。
- 古同“佯”,假装。
- 姓。
木公 mù gōng
(1).仙人名。又名 东王公 或 东王父 。常与 西王母 (即 金母 )并称。《太平广记》卷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木公》:“昔 汉 初,小儿於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时人皆不识,唯 张子房 知之。”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五:“西海辞 金母 ,东方拜 木公 。” 元 柳贯 《仙华岩雪》诗:“仙姬宴坐 瑶池 下,催捧蟠桃献 木公 。” 清 钱谦益 《题仙山楼阁图》诗:“羣真繽纷互来往,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
(2).“松”字可拆为木、公二字,因以为松的别名。 元 无名氏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 宋神宗 问 叶涛 ﹞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 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漢語大詞典》
(2).“松”字可拆为木、公二字,因以为松的别名。 元 无名氏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 宋神宗 问 叶涛 ﹞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 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漢語大詞典》
金女 jīn nǚ
指神话传说中的 西王母 。 唐 吕岩 《七言》之十:“坎男会遇逢金女,离女交腾嫁木郎。” ——《漢語大詞典》
纷 ( 紛 ) fēn
纷 [ fēn ]
- 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翱翔
1.回旋飞翔。《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楚辞·离骚》:“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五色鸟大如鹤,翱翔乎树杪。” 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鸞和凤并翱翔,云霞灿灿夺目光。” 陈山 《旅顺口》诗:“春天来到了北地,桃花烧红了碧海,白鸥在上下翱翔。”
2.徘徊不进,停滞不前。 宋 苏轼 《答李琮书》:“今 韩存宝 等诸军,既不敢与 乞弟 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餘里间。”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其后官阶蹭蹬,翱翔科道者二十餘年。”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莽莽数千年,相持相低昂,徘徊焉,翱翔焉,直至最近世,然后为一大结束。”
3.犹遨游。《诗·齐风·载驱》:“ 鲁 道有荡, 齐 子翱翔。” 毛 传:“翱翔,犹彷徉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 楚王 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翱翔容与,言自得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翱翔礼园,优游文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彼寻胜翱翔,妾以艰於步履,故留此耳。” ——《漢語大詞典》
2.徘徊不进,停滞不前。 宋 苏轼 《答李琮书》:“今 韩存宝 等诸军,既不敢与 乞弟 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餘里间。”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其后官阶蹭蹬,翱翔科道者二十餘年。”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莽莽数千年,相持相低昂,徘徊焉,翱翔焉,直至最近世,然后为一大结束。”
3.犹遨游。《诗·齐风·载驱》:“ 鲁 道有荡, 齐 子翱翔。” 毛 传:“翱翔,犹彷徉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 楚王 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翱翔容与,言自得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翱翔礼园,优游文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彼寻胜翱翔,妾以艰於步履,故留此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