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黾勉(黽勉)mǐn miǎn
亦作“ 黽俛 ”。
(1).勉励,尽力。《诗·邶风·谷风》:“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毛 传:“言黽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宋 苏轼 《屈原庙赋》:“黽勉於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明史·夏时正传论》:“ 金纯 等黽勉奉公,当官称职。” 梁启超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任此者弗赏,弗任者弗罚,欲其振厉黽勉图功,乌可得也。”
(2).勉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乃表请 洪 为参军,虽非所乐,然利避地於南,故黽勉就焉。”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虽黽勉听受,而意终不平。” 宋 苏辙 《杭州龙井院讷斋记》:“事闻於朝,明年俾復其旧。师黽俛而还,如不得已。” ——《漢語大詞典》
(1).勉励,尽力。《诗·邶风·谷风》:“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毛 传:“言黽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宋 苏轼 《屈原庙赋》:“黽勉於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明史·夏时正传论》:“ 金纯 等黽勉奉公,当官称职。” 梁启超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任此者弗赏,弗任者弗罚,欲其振厉黽勉图功,乌可得也。”
(2).勉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乃表请 洪 为参军,虽非所乐,然利避地於南,故黽勉就焉。”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虽黽勉听受,而意终不平。” 宋 苏辙 《杭州龙井院讷斋记》:“事闻於朝,明年俾復其旧。师黽俛而还,如不得已。” ——《漢語大詞典》
二十
南北朝 刘孝威 骢马驱 十五官期门,二十屯边徼。
唐 卢纶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唐 韩愈 短灯檠歌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唐 徐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骈字类编》
唐 卢纶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唐 韩愈 短灯檠歌 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
唐 白居易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馀,白日长饥小甲蔬。
唐 温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唐 徐铉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骈字类编》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名-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十事 shí shì
(1).佛教指十个方面所造的善业、恶业。《四十二章经》:“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2).特指“十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 吠舍釐城 懈怠苾芻,谬于戒律,有十事出,违十力教。”参见“ 十善 ”、“ 十恶 ”。 ——《漢語大詞典》
(2).特指“十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 吠舍釐城 懈怠苾芻,谬于戒律,有十事出,违十力教。”参见“ 十善 ”、“ 十恶 ”。 ——《漢語大詞典》
九 jiǔ《國語辭典》
九 [ jiǔ ]
名- 介于八与十之间的自然数。如:「七、八、九、十……。」大写作「玖」。阿拉伯数字作 「9」。
- 姓。如唐代有九嘉。
- 形容极多。如:「九霄云外」、「九泉之下」、「九牛一毛」。
- 表示多数、多次。如:「九死一生」。《淮南子·修务》:「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
失意 shī yì
(1).不遂心;不得志。《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唐 郑谷 《赠下第举公》诗:“见君失意我惆悵,记得当年落第情。” 宋 苏轼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诗:“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復皎。” 郭沫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窜的时候,他屡次想跑到别国去。”
(2).意见不合。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駙马 郭曖 ,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絶经年。”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 东阳 旧俗,以气力为雄,带刀束棍,裹行道上,失意輒相仇杀。”
(3).不合别人心意。《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金史·施宜生传》:“失意於 刘麟 ,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
(4).谓心意迷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女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漢語大詞典》
(2).意见不合。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駙马 郭曖 ,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絶经年。”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 东阳 旧俗,以气力为雄,带刀束棍,裹行道上,失意輒相仇杀。”
(3).不合别人心意。《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金史·施宜生传》:“失意於 刘麟 ,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
(4).谓心意迷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女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