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陛道源,回伊流灞。
谢朓〔南北朝〕《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神理内寂,机象外融。遗情汾水,垂冕鸿宫。树以司牧,匪我求蒙。
徒勤日用,谁契玄功。
往晦必明,来硕资蹇。于皇克圣,时乘御辩。宝历载晖,瑶光重践。
昭昭旧物,熙熙迁善。
当宁日昃,求衣未明。抵璧焚翠,销剑隳城。九畴式序,三辟载清。
虞箴罔阙,矇奏传声。
丽景则春,仪方在震。重圣积厚,金式琼润。天爵必谐,王臣咸荩。
譬诸华霍,惟邦之镇。
正朔葱瀚,冠冕卬越。争长明堂,相超魏阙。龟蒙南荐,环裘西发。
巢阁易窥,驯庭难䎉。
上巳惟昔,于彼禊流。祓秽河浒,张乐春畴。既停龙驾,亦泛凫舟。
灵宫备矣,无待兹游。
初莺命晓,朝霞开夜。饰陛道源,回伊流灞。极望天渊,曲阻亭榭。
闲馆岩敞,长廊水架。
金觞摇荡,玉俎推移。筵浮水豹,席扰云螭。寥亮琴瑟,嗷咷埙篪。
欢兹广燕,穆穆天仪。
周道如砥,康衢载直。徒愧玄黄,负恩无力。华轓徒驾,长缨未饰。
相彼失晨,宁忘鼓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饰 ( 飾 ) shì
饰 [ shì ]
- 装点得好看:装~。修~。
- 装饰用的东西:首~。银~。
- 装扮,扮演角色:~演。
- 假托,遮掩:~辞。粉~。掩~。文过~非。
陛 bì《國語辭典》
陛 [ bì ]
名- 台阶、阶梯。《说文解字·阜部》:「陛,升高陛也。」清·段玉裁·注:「自卑而可以登高者谓之陛。」汉·贾谊〈上疏陈政事〉:「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 古代宫殿的最高阶,天子坐以听政之处。《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道源 dào yuán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漢語大詞典》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漢語大詞典》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動-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 量詞:➊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伊 yī《國語辭典》
伊 [ yī ]
代- 第三人称代名词,相当于「彼」、「他」。《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第二人称代名词,相当于「你」。《董西厢·卷七》:「我于伊志诚没倦怠,你于我坚心莫更改。」元·佚名《马陵道·第三折》:「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
- 表示肯定,相当于「是」。《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孙程传》:「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
- 发语词,无义。《诗经·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文选·陆机·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 文言助词,表示「刚刚」的意思。如:「就职伊始」、「开幕伊始」。
- 姓。如商朝有伊尹。
流灞
谢朓诗饰陛道源回伊流灞 ——《韵府拾遗 祃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