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王重孔道,祼献皆亲持。
石宝〔明代〕《恭睹临雍释奠敬述以诗》
璧水晨漭瀁,石坛花始垂。云开大成殿,桧柏郁葳蕤。
盛王重孔道,祼献皆亲持。箫韶切云汉,八佾盈阶墀。
礼成进诸生,讲席命尔师。敷陈唐虞理,论说羲文辞。
坐久进珍茗,雨露必旁施。三氏既荣耀,九卿亦华滋。
东瞻学士班,文采何陆离。各敛补衣手,默默犹论思。
斯文日中天,志士正扬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盛王 shèng wáng
盛世有德的帝王。《礼记·祭义》:“ 虞 、 夏 、 殷 、 周 ,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后汉书·耿秉传》:“以战去战,盛王之道。”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 三代 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名-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 剧烈的。如:「重病」。
-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尊敬。如:「尊重」、「敬重」。
- 偏好。如:「重色轻友」。
-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名-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孔道 kǒng dào
(1).大道;通道。 汉 扬雄 《太玄·羡》:“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舆之忧。” 范望 注:“大道平易,舍而不从,而从蹊径,故为忧也。”《汉书·西域传上·婼羌国》:“﹝ 婼羌国 ﹞去 阳关 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孔道犹言大道,谓其国僻在西南,不当大道也……《説文》曰:‘孔,通也。’故大道亦谓之通道,今俗语犹云通衢大道矣。”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史书》:“ 师古 曰:‘孔道者,穿山险而为道,犹今言穴径耳。’此又误矣。孔道止谓大道也。前言‘辟在西南’,故后言‘不当大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兹奉严君而同上公车,须别慈母而载驰孔道。”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第一节:“次日就到一个 龙山庙 的面前的大路去,此路乃是 赤山约 、 北笏约 、 赤岸约 、 河口约 交通的孔道,每日都有无数农民在此经过。”
(2).指地道。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罗汉将去,谓其人曰:‘从后七日,当雨沙土,填满此城,略无遗类,尔宜知之,早图出计。’……此人心知必然,窃开孔道出城外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后,雨沙土满城中。其人从孔道出,东趣此国,止 媲摩城 。”
(3).必经之道;四通八达之地。 宋 文天祥 《海船诗序》:“自狄难以来,从 淮 入 浙 者必由海,而 通 为孔道也。”《明史·忠义传·张春》:“ 天启 二年, 辽 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 山东 僉事, 永平 、 燕建 二路兵备道。时大军屯 山海关 , 永平 为孔道,士马络绎,关外难民云集。” 清 钮琇 《觚賸·雪遘》:“ 六奇 世居 潮州 ,为 吴观察 道夫 之后,略涉诗书,躭游卢雉,失业荡产,寄身邮卒,故於关河孔道、险阻形胜,无不諳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至于都会,地当孔道,则五方杂错,民族不纯,祠堂之制,视之蔑如也。” 郭小川 《长江组歌·双虹颂》:“西边一座桥,东边一座桥,成了沟通南北的交通孔道。”
(4).由 孔子 倡始的儒家之道。 唐 韩愈 《进学解》:“昔者 孟軻 好辩, 孔 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我总相信现在的阔人都是聪明人;反过来说,就是倘使老实,必不能阔是也。至于所挂的招牌是佛学,是 孔 道,那倒没有什么关系。” ——《漢語大詞典》
(2).指地道。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罗汉将去,谓其人曰:‘从后七日,当雨沙土,填满此城,略无遗类,尔宜知之,早图出计。’……此人心知必然,窃开孔道出城外而穴之。第七日夜宵分之后,雨沙土满城中。其人从孔道出,东趣此国,止 媲摩城 。”
(3).必经之道;四通八达之地。 宋 文天祥 《海船诗序》:“自狄难以来,从 淮 入 浙 者必由海,而 通 为孔道也。”《明史·忠义传·张春》:“ 天启 二年, 辽 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 山东 僉事, 永平 、 燕建 二路兵备道。时大军屯 山海关 , 永平 为孔道,士马络绎,关外难民云集。” 清 钮琇 《觚賸·雪遘》:“ 六奇 世居 潮州 ,为 吴观察 道夫 之后,略涉诗书,躭游卢雉,失业荡产,寄身邮卒,故於关河孔道、险阻形胜,无不諳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至于都会,地当孔道,则五方杂错,民族不纯,祠堂之制,视之蔑如也。” 郭小川 《长江组歌·双虹颂》:“西边一座桥,东边一座桥,成了沟通南北的交通孔道。”
(4).由 孔子 倡始的儒家之道。 唐 韩愈 《进学解》:“昔者 孟軻 好辩, 孔 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我总相信现在的阔人都是聪明人;反过来说,就是倘使老实,必不能阔是也。至于所挂的招牌是佛学,是 孔 道,那倒没有什么关系。” ——《漢語大詞典》
祼献(祼獻)guàn xiàn
古代帝王、王后祭祀时,以香酒灌地、以腥熟之食献神的礼仪。亦泛指祼礼。《周礼·天官·内宰》:“大祭祀,后祼献则瓚,瑶爵亦如之。” 郑玄 注:“谓祭宗庙。王既祼而出迎牲,后乃从后祼也……献,谓王荐腥荐孰,后亦从后献也。” 孙诒让 正义:“凡祼亦通谓之献。故《祭统》以祼为献之属。《内宰》亦云祼献是也……此经於饗不云祼者,亦以祼献通言不别也。”《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唐 孔颖达 疏:“清庙,神之所在。故王入太室祼献鬯酒以告神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礼殫祼献,乐极休成。” 倪璠 注:“礼殫祼献者,谓祼献之礼已毕也。” ——《漢語大詞典》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持 chí《國語辭典》
持 [ chí ]
动- 拿、握。如:「持枪」、「持笔」。
- 维护、坚守。如:「保持」、「坚持」、「持之以恒」。
- 对抗。如:「僵持」、「相持不下」。
- 支撑。如:「支持」。《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 扶助。如:「相互扶持」。《荀子·解蔽》:「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
- 主管、治理。如:「主持」、「操持家务」、「勤俭持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