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掖庭 yè tíng
亦作“ 掖廷 ”。
(1).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汉书·杜延年传》:“时 宣帝 养於掖庭,号皇曾孙。”《后汉书·班固传上》:“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李贤 注引《汉官仪》:“婕妤以下皆居掖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元载 之败,其女 资敬寺 尼 真一 纳于掖庭。” 清 钱谦益 《继妻姚氏赠宜人制》:“追慕 原陵 ,永怀 长乐 ,访问掖庭椒房之故事,感叹 曾参 、 王骏 之坠言。”
(2).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 秦 代名永巷,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为掖廷。 东汉 分为二,设掖庭令、永巷令。《后汉书·百官志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注曰: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新唐书·宦者传序》:“又有五局:一曰掖廷,主宫嬪簿最。” ——《漢語大詞典》
(1).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汉书·杜延年传》:“时 宣帝 养於掖庭,号皇曾孙。”《后汉书·班固传上》:“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李贤 注引《汉官仪》:“婕妤以下皆居掖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元载 之败,其女 资敬寺 尼 真一 纳于掖庭。” 清 钱谦益 《继妻姚氏赠宜人制》:“追慕 原陵 ,永怀 长乐 ,访问掖庭椒房之故事,感叹 曾参 、 王骏 之坠言。”
(2).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 秦 代名永巷,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为掖廷。 东汉 分为二,设掖庭令、永巷令。《后汉书·百官志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注曰: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新唐书·宦者传序》:“又有五局:一曰掖廷,主宫嬪簿最。” ——《漢語大詞典》
聘 pìn《國語辭典》
聘 [ pìn ]
动- 古代诸侯国间遣使通问。《左传·宣公十年》:「季文子初聘于齐。」
- 以礼征招、恭请。今多指请人来任职做事。如:「约聘」、「征聘」。《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礼记·月令》:「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 订婚。明·归有光〈先妣事略〉:「有光补学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 订婚。或指订婚时男方赠与女方的信物和礼物。如:「大聘」、「小聘」、「下聘」 。
聘 [ pìng ]
动- 女儿出嫁。如:「聘姑娘」。
绝国(絶國)jué guó
1.极其辽远之邦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絶国功,封 騫 博望侯 。”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况 秦 吴 兮絶国,復 燕 宋 兮千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絶国。服药休粮,北至 居延 ,去海三五十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
2.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郭氏 侯者凡三人,皆絶国。” ——《漢語大詞典》
2.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郭氏 侯者凡三人,皆絶国。” ——《漢語大詞典》
长门(長門)cháng mén
汉 宫名。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 陈皇后 时得幸,颇妒,别在 长门宫 ,愁闷悲思。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 相如 为文以悟主上, 陈皇后 復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 唐 杜牧 《长安夜月》诗:“独有 长门 里,蛾眉对晓晴。” 宋 辛弃疾 《摸鱼儿·淳熙己亥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词:“ 长门 事,準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妬。千金纵买 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天雨花》第二一回:“你四人身入 长门 ,红颜薄命。”参见“ 长门怨 ”。 ——《漢語大詞典》
失欢(失歡)shī huān
亦作“ 失懽 ”。
(1).犹失和。《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 契丹 ﹞因责 延广 曰:‘致南北失欢,良由尔也。’”《新五代史》作“失懽”。
(2).失去别人的欢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今上史学》:“此公之失懽於后辈,此亦其一事也。”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寧受责於翁,勿失欢於姑也。” ——《漢語大詞典》
(1).犹失和。《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 契丹 ﹞因责 延广 曰:‘致南北失欢,良由尔也。’”《新五代史》作“失懽”。
(2).失去别人的欢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今上史学》:“此公之失懽於后辈,此亦其一事也。”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寧受责於翁,勿失欢於姑也。” ——《漢語大詞典》
宴 yàn《國語辭典》
宴 [ yàn ]
形- 安逸、安闲。《说文解字·宀部》:「宴,安也。」《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唐·孔颖达·正义:「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
- 快乐。《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晋·杜预·注:「宴,乐也。」
- 酒席、筵席。如:「赴宴」、「设宴款待」、「鸿门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 以酒食款待宾客。如:「宴客」。宋·陆游〈长歌行〉:「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 安居、休息。《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唐·颜师古·注:「宴谓安居。」
- 安闲。如:「宴居」。宋·苏轼〈应梦观音赞〉:「稽首观音,宴坐宝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