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三秦早拂衣,济南殆欲终焉矣。
邗沟十里江淮水,枚乘家在淮阴市。修竹歌投梁孝王,飞涛色起吴太子。
悲风此地千年来,岂知今日吾与尔。尔从起家作藩使,山东李公满人耳。
忆昔三秦早拂衣,济南殆欲终焉矣。芒屦能时岱岳行,钓竿秋向东溟洗。
指挥万象恣鞭笞,叱咤群龙斗奇诡。睥睨湘水窥河梁,上薄风雅下正始。
冯冯气直淩苍昊,独立万古风云徙。东游会稽观禹穴,秦人甬道越人垒。
数子么么不足当,凭轼下之挥尺箠。吾本岭外之狂士,低眉龌龊谈簠簋。
目摄贤豪喑哑间,干将上射斗牛紫。逢尔扬州城,送尔竹西里。
翩然两黄鹄,高翼不可比。举觞落日天苍茫,平生肝胆颇相视。
未能并猎孟诸野,稍亦思归南海涘。重来握手或有期,客星夜夜江淮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忆 ( 憶 ) yì
忆 [ yì ]
-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形-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形-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三秦 sān qín
(1). 秦 亡以后, 项羽 三分 关中 ,封 秦 降将 章邯 为 雍王 , 司马欣 为 塞王 , 董翳 为 翟王 ,合称三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指今 陕西 一带。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城闕辅 三秦 ,风烟望 五津 。” 金冯璧 《河山形胜图》诗:“地形西控 三秦 远,河势南吞二 华 秋。”
(2). 秦州 、 东秦州 、 南秦州 的合称。《魏书·尒朱天光传》:“於是 三秦 、 河 、 渭 、 瓜 、 凉 、 鄯善 咸来款顺。”《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 三秦 , 秦 、 东秦 、 南秦 也。” ——《漢語大詞典》
(2). 秦州 、 东秦州 、 南秦州 的合称。《魏书·尒朱天光传》:“於是 三秦 、 河 、 渭 、 瓜 、 凉 、 鄯善 咸来款顺。”《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 三秦 , 秦 、 东秦 、 南秦 也。” ——《漢語大詞典》
早 zǎo《國語辭典》
早 [ zǎo ]
名- 天刚亮的时候。如:「一大早」、「大清早」、「从早到晚」。
- 参见「早安 」条。
- 姓。如晋代有早衍。
- 晨间的。如:「早饭」、「早操」、「早班」。
- 较原时间提前的,未到预定时间的。如:「早退」、「急什么,离开演的时间还早呢!」《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 不晚。如:「天色还早,您多坐会儿吧!」
- 初时的、先时的。如:「早期」、「早稻」。
- 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如:「我们早说好了。」、「他早走了。」
- 已经。宋·秦观〈阮郎归·退花新绿渐团枝〉词:「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刘官人谢了又谢,……到得城中,天色却早晚了。」
- 还未到适当时间的。如:「早婚」、「早夭」、「早产」。
- 到达某一程度还有段距离的。如:「你想赶上他,还早得很呢!」
拂衣 fú yī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漢語大詞典》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漢語大詞典》
济南 jǐ nán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整理自网络》
殆 dài《國語辭典》
殆 [ dài ]
形- 危险、不安。《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 疲乏、疲困。《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郎君星驰夜半,人畜想当俱殆。」
- 大概、恐怕、也许。表示推测或不肯定的语气。《孟子·梁惠王上》:「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唐·陈鸿《长恨传》:「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
- 几乎、将近、差不多。表示设想的语气。《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 近似。《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而贤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焉 yān《國語辭典》
焉 [ yān ]
代- 指示代名词,之、彼、这里。如:「心不在焉」。《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 疑问代名词。《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岂、如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 相当于「于」。《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 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相当于「乃」、「就」。《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语气词,置句末:➊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➋ 表示疑问。相当于「耶」、「呢」。《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➌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 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如:「与我心有戚戚焉。」《书经·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矣 yǐ《國語辭典》
矣 [ yǐ ]
助- 表示已然的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表示肯定的语气。如:「由来久矣」。《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表示将然的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 表示疑问的语气。《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通「乎」。
- 表示命令的语气。《左传·宣公四年》:「乃速行矣,无及于难。」《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 表示语句的结束。《战国策·赵策三》:「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通「耳」。
-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垂垂老矣」。《论语·述而》:「甚矣,吾衰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