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白玉蟾宋代〕《题丹枢先生草庵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
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
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
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拈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鸟自吟。
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
住此草庐无别术,终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岛仙。亦非阆苑蓬莱客。
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
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
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
有个草庐不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竅。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数朵奇峰削玉一溪秋水寒绿

数朵(数朵)
释惠洪诗相期他日从此游先买邻庵山数朵马臻诗昨夜海棠开数朵一双蝴蝶上阑干  ——《韵府拾遗 哿韵》
奇峰(奇峰)
水经注方岭云回奇峰霞举  ——《分类字锦》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削玉
秦韬玉题竹诗削玉森森幽思清阮家高兴尚分明
宣和书谱张徐州者失其名因父官徐州故以为称业儒学喜翰墨志趣旷达不以利名芥蒂于胸次作行书亦自不几笔力清劲势如削玉  ——《分类字锦》
一溪
唐 胡曾 咏史诗 武陵溪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唐 杜荀鹤 访蔡融因题 一溪寒色渔收网,半树斜阳鸟傍巢。
唐 王贞白 云居长老 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
唐 陆龟蒙 紫溪翁歌 一溪之石,其居平也席,吾劳以息。
唐 陈陶 竹十一首 其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唐 翁承赞 题景祥院 一溪拖碧绕崔嵬,瓶钵偏宜向此隈。
唐 栖白 送王鍊师归嵩岳 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宋 杨万里 初夏三绝句 其三 只道一溪无十里,为谁百屈更千盘。
宋 陆游 初春欲散步畏寒而归 一溪水浅梅枝瘦,四野云酣雪意骄。
宋 方岳 次韵閒中 老子只凭双脚健,梅花相对一溪寒。
金 李俊民 吴神 箫鼓下山人渐远,晚风吹起一溪云。
金 段继昌 一溪 一溪流水走青蛇,春在江边渔父家。
元 华幼武 题阳山顾碧溪诗卷 一溪春水连天碧,肯著孤舟载月分。
宋 方回 残春感事十首 其四 登高高处望,万嶂一溪横。
元 宋无 山中 半岭松声樵客分,一溪春草鹿成群。
元 张翥 浮山道中 一溪春水浮黄颊,满树暄风叫画眉。  ——《骈字类编》
秋水 qiū shuǐ
(1).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 河 。”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宋 王安石 《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 清 王士禛 《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 瀟湘 。” 峻青 《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
(2).比喻明澈的眼波。 唐 白居易 《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 元 赵雍 《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
(3).比喻清朗的气质。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彻,秋水为神玉为骨。”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赵细琼 《木兰花慢·〈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嫵,都属氤氲。”
(4).形容剑光冷峻明澈。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剑横秋水,靴踏狻猊。”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万金寳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5).比喻明净的镜面。 唐 鲍溶 《古鉴》诗:“曾向春窗分绰约,误迴秋水照蹉跎。”
(6).琴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弹秋水》诗:“信意弹《秋水》,清商促軫成。”  ——《漢語大詞典》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寒绿(寒绿)
宋 欧阳修 送王公慥判官 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