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丹有诀知音少,汞龙铅虎凭火候。
金丹大蘂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短褐包巾满廛市,寻草烧茅烹药櫃。
自己三黄及四神,谁知安灶烹炉意。
纸襖麻衣要隐山,餐松饮水守饥寒。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难。
黑山山下鬼窟里,背曲头垂口流水。
梦中梦见梦中人,几时待得硫黄死。
薄福痴人不断淫,尾闾闭了採他阴。
元精摇撼无墙壁,错认黄泥唤作金。
容成三峰学御女,採精吸血兼服乳。
大道本来无阴阳,劳形著相徒自苦。
叩齿吞精咽气声,辘轳空动髑髅形。
妄将口鼻为玄牝,谩说金精肘后盈。
鼻头闭息空画饼,几人日中逃得影。
客风邪气肚中鸣,安得长灵砂在鼎。
参禅见性契真如,莫道无心便靠虚。
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万壑涉程途。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
忘形便欲任天真,只恐春归草无力。
明教专门事灭魔,七时功德便如何。
不知清净光明意,面色痿黄空自磨。
胡氏阳山一果祖,九返庄严皆妄语。
手执金环连三车,阿谁飞上金天去。
更有持斋四果徒,九曲江头下铁符。
乳香烧尽难成佛,精血元阳搬运枯。
三千六百旁门术,开顶缩龟习定息。
存想丹田炼五芽,吐故纳新虚贵力。
礼塔焚香诵藏经,更能拜斗与瞻星。
吞符饮水专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注想按摩八段锦,嘻呵六字拘兴寝。
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双眼遥思运顶门,戏言日月照崑崙。
那堪又见圆光现,便指天尊与世尊。
眼本无光人妄想,耳本无声那得响。
上有大渊下泓池,妄指中黄忍肚饥。
空按周天行封数,几能识得真龙虎。
若识真龙真虎人,了得向上一条路。
暗把箪瓢服小便,吐吞涎唾作珠圆。
鼻头流出两条涕,便敢呼为玉箸仙。
说尽存三守一底,九年炼丹思暗里。
忘却家珍向外寻,百年做个阴灵鬼。
天门枸杞与黄精,豆杏姜椒白茯苓。
未委地仙成也未,皮焦肉腐可怜生。
斋醮关宣歌梵曲,分环破券受科录。
不识天心两字真,口会三光符水熟。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杨枝学隐形。
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
此身身外皆隐物,此心心外皆妖术。
身里真心心里身,不在中间内外出。
这些金液大还丹,自从元谷至泥丸。
抽添七返无多事,草木无心天地闲。
真根真蒂结真酥,真鼎真坛真蘂炉。
阳日起头阴日积,分明阳火与阴符。
半亩丹田种金粟,一朵灵芝香馥郁。
铁牛哮吼入绵厨,木马奔驰跳金屋。
乾坤二八结丹砂,满鼎溶溶白雪花。
提住龟蛇归两手,山中玉兔化金鸦。
还丹有诀知音少,汞龙铅虎凭火候。
三千刻内结婴儿,调和温养终无漏。
遍体浑如一片琼,寒蟾光照玉壶冰。
顶门夜半雷声吼,匝地清风神鬼惊。
天上人间真妙诀,谁敢天机私漏泄。
须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无一物。
一阳才动大丹成,片饷工夫造化灵。
只恐南宫录姓名,醉骑白鹤朝上清。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短褐包巾满廛市,寻草烧茅烹药櫃。
自己三黄及四神,谁知安灶烹炉意。
纸襖麻衣要隐山,餐松饮水守饥寒。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难。
黑山山下鬼窟里,背曲头垂口流水。
梦中梦见梦中人,几时待得硫黄死。
薄福痴人不断淫,尾闾闭了採他阴。
元精摇撼无墙壁,错认黄泥唤作金。
容成三峰学御女,採精吸血兼服乳。
大道本来无阴阳,劳形著相徒自苦。
叩齿吞精咽气声,辘轳空动髑髅形。
妄将口鼻为玄牝,谩说金精肘后盈。
鼻头闭息空画饼,几人日中逃得影。
客风邪气肚中鸣,安得长灵砂在鼎。
参禅见性契真如,莫道无心便靠虚。
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万壑涉程途。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
忘形便欲任天真,只恐春归草无力。
明教专门事灭魔,七时功德便如何。
不知清净光明意,面色痿黄空自磨。
胡氏阳山一果祖,九返庄严皆妄语。
手执金环连三车,阿谁飞上金天去。
更有持斋四果徒,九曲江头下铁符。
乳香烧尽难成佛,精血元阳搬运枯。
三千六百旁门术,开顶缩龟习定息。
存想丹田炼五芽,吐故纳新虚贵力。
礼塔焚香诵藏经,更能拜斗与瞻星。
吞符饮水专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注想按摩八段锦,嘻呵六字拘兴寝。
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双眼遥思运顶门,戏言日月照崑崙。
那堪又见圆光现,便指天尊与世尊。
眼本无光人妄想,耳本无声那得响。
上有大渊下泓池,妄指中黄忍肚饥。
空按周天行封数,几能识得真龙虎。
若识真龙真虎人,了得向上一条路。
暗把箪瓢服小便,吐吞涎唾作珠圆。
鼻头流出两条涕,便敢呼为玉箸仙。
说尽存三守一底,九年炼丹思暗里。
忘却家珍向外寻,百年做个阴灵鬼。
天门枸杞与黄精,豆杏姜椒白茯苓。
未委地仙成也未,皮焦肉腐可怜生。
斋醮关宣歌梵曲,分环破券受科录。
不识天心两字真,口会三光符水熟。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杨枝学隐形。
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
此身身外皆隐物,此心心外皆妖术。
身里真心心里身,不在中间内外出。
这些金液大还丹,自从元谷至泥丸。
抽添七返无多事,草木无心天地闲。
真根真蒂结真酥,真鼎真坛真蘂炉。
阳日起头阴日积,分明阳火与阴符。
半亩丹田种金粟,一朵灵芝香馥郁。
铁牛哮吼入绵厨,木马奔驰跳金屋。
乾坤二八结丹砂,满鼎溶溶白雪花。
提住龟蛇归两手,山中玉兔化金鸦。
还丹有诀知音少,汞龙铅虎凭火候。
三千刻内结婴儿,调和温养终无漏。
遍体浑如一片琼,寒蟾光照玉壶冰。
顶门夜半雷声吼,匝地清风神鬼惊。
天上人间真妙诀,谁敢天机私漏泄。
须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无一物。
一阳才动大丹成,片饷工夫造化灵。
只恐南宫录姓名,醉骑白鹤朝上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还丹(還丹)huán dān
(1).道家合九转丹与朱砂再次提炼而成的仙丹。自称服后可以即刻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煌煇煇,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时换骨上宾。” 明 许潮 《同甲会》:“韶光谁可留,还丹自可修。”
(2).中医亦指依方精制的丹药。如:九还丹;小还丹;大还丹。
(3).指炼就这种仙丹,得道成仙。 唐 陈子昂 《题李三书斋》诗:“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道家有换形法,凡修炼未成,气血已衰,不能还丹者,则借一壮盛之躯,乘其睡与之互易。” 章炳麟 《五无论》:“若夫断便利,絶交会,则与辟穀还丹相似。” ——《漢語大詞典》
(2).中医亦指依方精制的丹药。如:九还丹;小还丹;大还丹。
(3).指炼就这种仙丹,得道成仙。 唐 陈子昂 《题李三书斋》诗:“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道家有换形法,凡修炼未成,气血已衰,不能还丹者,则借一壮盛之躯,乘其睡与之互易。” 章炳麟 《五无论》:“若夫断便利,絶交会,则与辟穀还丹相似。”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诀 ( 訣 ) jué
诀 [ jué ]
- 高明的方法:~窍。秘~。
- 用事物的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的便于记忆的词句:口~。
- 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永~。~别。
知音 zhī yīn
(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 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僖宗皇帝 ,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2).《列子·汤问》载: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徐 、 陈 、 应 、 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3).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漢語大詞典》
(2).《列子·汤问》载: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徐 、 陈 、 应 、 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3).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形-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形-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汞 gǒng《國語辭典》
汞 [ gǒng ]
名- (mercury,Hg)化学元素。原子序80。金属元素之一,在常温下呈银白色液态,有毒性。内聚力很强,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制镜子、温度计、血压计、水银灯等或用于工业、医药方面。也称为「水银」。
龙 ( 龍 ) lóng
龙 [ lóng ]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 姓。
铅虎(鉛虎)qiān hǔ
铅汞。炼丹家以为: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以五行属水之汞为虎之魄,属火之铅为龙之魂,故铅汞亦称“ 铅虎 ”。亦指代人之精神。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莫趁江湖鸥鷺。怕太乙炉荒,暗消铅虎。” ——《漢語大詞典》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
- 「凭 」的异体字。
火候 huǒ hòu
(1).烹饪时火力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 贞元 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説物无不堪喫,惟在火候,善均五味。” 宋 苏轼 《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士人·金华二名士》:“﹝ 吴少君 ﹞孤介有洁癖……炊饭择好米,自视火候。”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口味咸淡,火候文烈,只要经她的手,便刚好恰当,最合适于我。”
(2).指方士炼丹的功候。 唐 白居易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诗:“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汞铅丹灶,能平善消,火候最难调。”《西游记》第七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老君 的火候俱全。”
(3).比喻道德、学问、技艺等修养工夫的成熟。 清 黄宗羲 《〈钱退山诗文〉序》:“以才识涵濡藴蓄,更当俟之以火候。”《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 杨朔 《黄海日出》:“她们四发四中,摧毁了四辆坦克靶,武艺可算练到火候。”
(4).比喻紧要的时机。《孽海花》第三十回:“ 三儿 暗忖那话儿来了,但是我不可卤莽,便把心事露出,火候还没有熟呢。”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现在,听说已到组织团体的火候了。” ——《漢語大詞典》
(2).指方士炼丹的功候。 唐 白居易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诗:“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汞铅丹灶,能平善消,火候最难调。”《西游记》第七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老君 的火候俱全。”
(3).比喻道德、学问、技艺等修养工夫的成熟。 清 黄宗羲 《〈钱退山诗文〉序》:“以才识涵濡藴蓄,更当俟之以火候。”《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 杨朔 《黄海日出》:“她们四发四中,摧毁了四辆坦克靶,武艺可算练到火候。”
(4).比喻紧要的时机。《孽海花》第三十回:“ 三儿 暗忖那话儿来了,但是我不可卤莽,便把心事露出,火候还没有熟呢。”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现在,听说已到组织团体的火候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