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捲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
碧桃枝上东风转,一点阳和开柳眼。
何人收拾罗浮香,藏在此园天不管。
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底事莺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
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艾药开数本。
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
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
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
海棠落池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
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
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
此园春色无增损,主人不肯扃池馆。
荷花吐出十丈红,芹秀泥融燕空卵。
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
面兰琢句诗清新,宾菊开樽意萧散。
彤桂风中金屑飞,早梅雪里璚香远。
晓来泣烟枝上猿,夜静吠月花间犬。
壶中景富人荣华,身外天寒苦日短。
醉后焚香厌濁醪,诗成入口胜金脔。
水晶帘捲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
诸郎青衿辈侃侃,一觞一咏心燕衎。
红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蹑苔藓。
诗翁一字轻华衮,南来见此亦希罕。
主人青眸终日阮,会将此诗刊翠琬。
何人收拾罗浮香,藏在此园天不管。
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底事莺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
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艾药开数本。
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
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
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
海棠落池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
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
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
此园春色无增损,主人不肯扃池馆。
荷花吐出十丈红,芹秀泥融燕空卵。
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
面兰琢句诗清新,宾菊开樽意萧散。
彤桂风中金屑飞,早梅雪里璚香远。
晓来泣烟枝上猿,夜静吠月花间犬。
壶中景富人荣华,身外天寒苦日短。
醉后焚香厌濁醪,诗成入口胜金脔。
水晶帘捲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
诸郎青衿辈侃侃,一觞一咏心燕衎。
红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蹑苔藓。
诗翁一字轻华衮,南来见此亦希罕。
主人青眸终日阮,会将此诗刊翠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水晶 shuǐ jīng
(1).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属贵重矿石,产量较少。古称“水玉”、“水精”。《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闽 主作 紫微宫 ,饰以水晶。”《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器皿皆是玻璃、水晶、琥珀、玛瑙为之,曲尽巧妙,非人间所有。”《〈艾青诗选〉自序》:“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
(2).借指晶莹透明的物体。《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白雪歌》:“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簷溜水晶折。”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菡萏含冰脑,樱桃滴水晶。”
(3).喻皎洁的月光。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凉蟾正当高阁升,帘捲薰风映水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晶莹透明的物体。《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白雪歌》:“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簷溜水晶折。”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菡萏含冰脑,樱桃滴水晶。”
(3).喻皎洁的月光。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凉蟾正当高阁升,帘捲薰风映水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漢語大詞典》
帘捲(帘捲)
宋史礼志前导官导皇帝入小次帘降俟太上皇帝即御坐小次帘捲前导官导皇帝稍前躬奏圣躬万福讫复位华白居易闲卧诗帘捲侵床日屏遮入座风 郭夔九 山诗见镜开下 杜牧题陵阳王氏水居诗帘捲平芜远接天暂宽行役到樽前胡
郑谷牡丹诗画堂帘捲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曾独不见诗窗残夜月人何处帘捲春风燕复来 ——《骈字类编》
郑谷牡丹诗画堂帘捲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曾独不见诗窗残夜月人何处帘捲春风燕复来 ——《骈字类编》
翡翠 fěi cuì
(1).鸟名。嘴长而直,生活在水边,吃鱼虾之类。羽毛有蓝、绿、赤、棕等色,可做装饰品。《逸周书·王会》:“ 仓吾 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王逸 注:“雄曰翡,雌曰翠。” 洪兴祖 补注:“翡,赤羽雀;翠,青羽雀。《异物志》云:翠鸟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 晋 左思 《吴都赋》:“山鸡归飞而来栖,翡翠列巢以重行。” 元 燕公楠 《摸鱼儿·答程雪楼见寿》词:“霜鬢缕,只梦听枝头翡翠催归去。”
(2).指翠羽。用以装饰车服,编织帘帷。 唐 罗隐 《帘》诗之二:“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何人曾侍传柑宴,翡翠帘开识圣颜。”
(3).即硬玉。色彩鲜艳的天然矿石,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工艺美术品。 南朝 齐 谢朓 《落梅》诗:“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唐 令狐楚 《远别离》诗之二:“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篸。” 叶圣陶 《未厌集·夜》:“大男的胳臂给老妇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儿。” ——《漢語大詞典》
(2).指翠羽。用以装饰车服,编织帘帷。 唐 罗隐 《帘》诗之二:“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何人曾侍传柑宴,翡翠帘开识圣颜。”
(3).即硬玉。色彩鲜艳的天然矿石,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工艺美术品。 南朝 齐 谢朓 《落梅》诗:“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唐 令狐楚 《远别离》诗之二:“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篸。” 叶圣陶 《未厌集·夜》:“大男的胳臂给老妇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儿。” ——《漢語大詞典》
屏 píng/bǐng《國語辭典》
屏 [ píng ]
名- 當門的小牆。即照壁。《爾雅·釋宮》:「屏謂之樹。」晉·郭璞·注:「小牆當門中。」《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漢·高誘·注:「屏,樹垣也。」
- 泛指像牆的遮蔽物。《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 屏風。如:「素屏一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 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如:「畫屏」、「字屏」。《老殘遊記 ·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 保護、做為屏障。《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 隱瞞、蒙蔽。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屏 [ bīng ]
- 參見「屏營 」條。
屏 [ bǐng ]
動- 排除。《論語·堯曰》:「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
- 斥退。《戰國策·秦策三》:「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 退避、隱藏。如:「屏居」、「屏跡」。宋·王安石〈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
- 停止、壓制。如:「屏住呼吸」、「屏息靜觀」。《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 放逐。《禮記·王制》:「屏之四方,唯其所之。」宋·蘇軾〈答王莊叔〉二首之一:「 某罪廢遠屏,有玷知識。」
何必 hé bì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 三国 魏 嵇康 《秀才答》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 巴金 《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歷城 房家园 , 齐 博陵君 豹 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 尹孝逸 曰:‘昔 季伦 金谷 山泉,何必踰此?’” 唐 张祜 《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漢語大詞典》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歷城 房家园 , 齐 博陵君 豹 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 尹孝逸 曰:‘昔 季伦 金谷 山泉,何必踰此?’” 唐 张祜 《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漢語大詞典》
蓬莱(蓬萊)péng lái
(1). 蓬莱山 。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史记·封禅书》:“自 威 、 宣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 宋 陈师道 《晁无咎张文潜见过》诗:“功名付公等,归路在 蓬莱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他本 蓬莱 仙种,偶然寄跡人间。”
(2).蓬蒿草莱。借指草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举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莱。”
(3).《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后因以指秘阁。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 周王 羣玉 之山, 汉 帝 蓬莱 之室。”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雋游追幙府,高步集 蓬莱 。”
(4).指 蓬莱宫 。 唐 杜甫 《宿昔》诗:“宿昔 青门 里, 蓬莱 仗数移。” ——《漢語大詞典》
(2).蓬蒿草莱。借指草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举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莱。”
(3).《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后因以指秘阁。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 周王 羣玉 之山, 汉 帝 蓬莱 之室。”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雋游追幙府,高步集 蓬莱 。”
(4).指 蓬莱宫 。 唐 杜甫 《宿昔》诗:“宿昔 青门 里, 蓬莱 仗数移。” ——《漢語大詞典》
和 hé/hè/huó/huò/hú《國語辭典》
和 [ hé ]
名-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 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 連同。如:「和衣而眠」。
- 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 [ hè ]
動- 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 [ huo ]
形- 溫暖的。如:「暖和」。
和 [ hàn ]
連- 之語音。
和 [ hú ]
動-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 [ huò ]
動-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阆苑(閬苑)làng yuàn
(1). 阆风 之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玉楼星峙,稽 閬苑 之全模;金闕霞飞,得 瀛洲 之故事。”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 閬苑 、 蓬莱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二女有时靚妆炫服,凭朱栏而延佇,见者疑为 閬苑 神仙,縹緲天外。”
(2).借指苑囿。 南朝 梁 庾肩吾 《山池应令》诗:“ 閬苑 秋光暮,金塘收潦清。”
(3).借指翰林院。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三:“金鑾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 閬苑 花。” 刘逸生 注:“后人因翰林院地位清贵,比作 閬风 之苑。”
(4). 唐 苑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阆中市 城西。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 閬苑 , 唐 时 鲁王 灵夔 、 滕王 元婴 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於宫苑,由是谓之 隆苑 。其后以 明星 讳 隆基 改谓之。” ——《漢語大詞典》
(2).借指苑囿。 南朝 梁 庾肩吾 《山池应令》诗:“ 閬苑 秋光暮,金塘收潦清。”
(3).借指翰林院。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三:“金鑾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 閬苑 花。” 刘逸生 注:“后人因翰林院地位清贵,比作 閬风 之苑。”
(4). 唐 苑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阆中市 城西。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 閬苑 , 唐 时 鲁王 灵夔 、 滕王 元婴 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於宫苑,由是谓之 隆苑 。其后以 明星 讳 隆基 改谓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