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寒泉洗尘心,怪石醒醉目。

方回元代〕《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其大至如椽,谓之猫头竹。
苦竹尤清严,翠荷森矗矗。
厥上最宜杉,弥岭亘冈麓。
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
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
豬圈及牛栅,无不用杉木。
联筏下浙河,善价不轻鬻。
山高高至天,爇灰艺畲粟。
又有茗荈利,商贩给南北。
忧旱不忧潦,脱如岁不熟。
蕨萁与葛粉,槌捣代糜粥。
岂若水乡人,云贵至售骨肉。
丑陋羞冶容,健寿由寡欲。
定非私此邑,大言夸美俗。
行脚遍海内,久久万辇毂。
万端堕奸欺,往事杯水覆。
曷不归乎来,于此擅幽独。
崎岖荦确间,数步一匍匐。
犹胜见贵公,膝行受耻辱。
寒泉洗尘心,怪石醒醉目。
野叟茅庐边,买邻愿兹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寒泉洗尘怪石醉目

寒泉 hán quán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漢語大詞典》
洗尘(洗塵)xǐ chén
设宴欢迎远方来人。《宣和遗事》前集:“这人是 师师 的一箇哥哥,在 西京 洛阳 住。多年不相见,来几日,也不曾为洗尘。今日办了几杯淡酒,与洗泥则箇。” 清 宣鼎 《夜雨秋灯三录·妓笃故谊》:“ 黄沙 陈星堂 ,近从 安南 归帆……朋辈为其洗尘。” 茅盾 《多角关系》五:“今晚上给 子翁 在 吴江春 洗尘, 子翁 是一定要到的!”古代洗尘亦包括馈物。参阅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怪石 guài shí
(1).似玉的美石。《书·禹贡》:“ 岱 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 传:“怪异好石似玉者。” 陆德明 释文:“怪石,碔砆之属。”《山海经·中山经》:“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无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苏轼 《后怪石供》:“ 苏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诸石。”
(2).奇形怪状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 方干 《题故人废宅》诗之一:“閒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漢語大詞典》
醒 xǐng《國語辭典》

醒 [ xǐng ]

  1. 酒醉或昏迷後恢復正常。如:「甦醒」、「清醒」。《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2. 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如:「你還醒著嗎?」。唐·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3. 覺悟、明白。如:「覺醒」、「醒悟」。
  1. 顯明、清楚。如:「醒目」、「醒眼」。

醒 [ ​xīng ]

  1. (一)​之又音。
醉目 zuì mù
醉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宋 人 卫元规 酒后忤 宋州 丁僕射 ,书谢略曰:‘自兹囚酒星於天狱,焚醉目於 秦 坑。’人多记之。” 宋 梅尧臣 《雪中通判家饮回》诗:“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 宋 胡浩然 《万年欢》词:“罗綺娇容,十里絳纱笼烛,花艶惊郎醉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