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刑德 xíng dé
(1).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韩非子·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二仪不能废春秋以成岁,明主不能舍刑德以致治。”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改宪敕法,审刑德之原。”
(2).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史记·龟策列传》:“明於阴阳,审於刑德。” 三国 魏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 ——《漢語大詞典》
(2).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史记·龟策列传》:“明於阴阳,审於刑德。” 三国 魏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 ——《漢語大詞典》
主宾(主賓)zhǔ bīn
(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漢語大詞典》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漢語大詞典》
浮沉 fú chén
见“ 浮沈 ”。 ——《漢語大詞典》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形-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 寂静。如:「冷清」、「清静」。
-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 整顿。如:「清党」、「肃清」。
-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 参见「血清 」条。
- 姓。如宋代有清贤。
濁 zhuó《國語辭典》
浊 [ zhuó ]
形- 肮脏、不清洁。如:「污浊」、「混浊不清」。
- 昏乱、混乱。《楚辞·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 平凡、庸俗。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你不是凡胎浊骨,迷本性人间受苦。」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一出》:「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
- 低沉粗重。如:「浊声浊气」、「声音重浊」。《辽史·卷五四·乐志》:「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
- 毕星的别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卷二五·律书》:「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
- 姓。如汉代有浊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