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身堕世自叹息,东华欲归归未得。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初闻如风吹梧桐,次听如雨鸣芭蕉。
凄然如雁声遥遥,温然如莺暖夭夭。
忽而转调缓复急,海风吹起怒涛立。
夜深星月堕蓬山,神官不管蛟龙泣。
顿又换指清而和,牡丹芍药香气多。
露桥月榭风雨夕,如此杜鹃愁奈何。
浩浩长风送急雨,寂寞孤鸿落寒渚。
昏昏月色老猿啼,蔼蔼风光新燕语。
又如晴鹤唳苍烟,倏似寒鸦噪晴川。
良宵砌畔响秋蛩。清昼林间悲风蝉。
我思此声不堪比,使人欲悲复欲喜。
五月葛亮渡泸溪,九月荆轲过易水。
此声喜喜复哀哀,我志渺然在江淮。
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琴声展转我心碎,我心多少平生事。
弦中招我栖林泉,指下呼我入富贵。
上界瑶池玉浪寒,凤凰阁下罗千官。
紫皇宴坐苍琳宫,岂复知我犹人间。
龟台烟冷风萧萧,十万彩女歌云璈。
自怜踪迹今尘土,安得金妃复赐桃。
青琅真人骑白鸾,日往日复玉京山。
不念曾与同僚时,清都绛阙何时还。
紫清夫人侍帝轩,朝朝嫣然妙华门。
盍思人世此凄苦,金鱼玉雁凭谁传。
琪花开遍翠微台,彩凤舞彻宝云仙。
麒麟守住虎关严,獬豸时复森其前。
不成终身只人世,吾身不翮心亦翅。
粗且神霄觅一宫,早作啸风鞭霆计。
此曲此曲君休弹,老眼无泪徒悲酸。
自知逍遥时节近,与君一笑开懽颜。
太华宫中多白莲,以金为花玉为根。
上有琼甲金丝龟,夜吸珠露花间眠。
紫琅殿深不可诘,时有火铃飞出入。
殿中仙君乘云軿,三千玉娥傍侍立。
此般景象犹未忘,所以思念时悲伤。
闻君琴声洗我心,自盍泰然发天光。
我昔神霄西台里,雪肌玉肤冰霜齿。
长歌一曲惊帝阍,解使八鸾舞神水。
又赏飞过广寒宫,一见嫦娥琼玉容。
不敢稽首便行过,倏复呼我醉瑶钟。
水府左仙萼绿华,身居东华帝子家。
时以瑶琴鸣五霞,一声弹落琼台花。
上元太真安长仙,日事玉皇上君前。
玉龙娇痴不肯舞,独自奏帝鸣鸾弦。
此声远矣吾不见,人间琴声更多变。
谁能以此清净心,许多悲懽相练缠。
琼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笔墨仙。
昔为东华校籍吏,屡亦舞笔灵君前。
失身堕世自叹息,东华欲归归未得。
翠娥掩泪香骨寒,长天远水日相忆。
君知否,吾将呼起大鹏驾琼云,
手持百万苍鹰兵。前驱天丁后火铃,
飞罡蹑纪下太清。又将东海捕金鲸,
骑之去谒蟾蜍精。却持万阵貔虎人,
下来红尘扬鼓钲。更烦先生试一举,
为我调中作金鼓。为我唤起李太白,
与我浩歌拍掌舞,君琴定是天上琴,
天上曲调人间音。为君醉中一狂歌,
千岩万壑白云深。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初闻如风吹梧桐,次听如雨鸣芭蕉。
凄然如雁声遥遥,温然如莺暖夭夭。
忽而转调缓复急,海风吹起怒涛立。
夜深星月堕蓬山,神官不管蛟龙泣。
顿又换指清而和,牡丹芍药香气多。
露桥月榭风雨夕,如此杜鹃愁奈何。
浩浩长风送急雨,寂寞孤鸿落寒渚。
昏昏月色老猿啼,蔼蔼风光新燕语。
又如晴鹤唳苍烟,倏似寒鸦噪晴川。
良宵砌畔响秋蛩。清昼林间悲风蝉。
我思此声不堪比,使人欲悲复欲喜。
五月葛亮渡泸溪,九月荆轲过易水。
此声喜喜复哀哀,我志渺然在江淮。
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琴声展转我心碎,我心多少平生事。
弦中招我栖林泉,指下呼我入富贵。
上界瑶池玉浪寒,凤凰阁下罗千官。
紫皇宴坐苍琳宫,岂复知我犹人间。
龟台烟冷风萧萧,十万彩女歌云璈。
自怜踪迹今尘土,安得金妃复赐桃。
青琅真人骑白鸾,日往日复玉京山。
不念曾与同僚时,清都绛阙何时还。
紫清夫人侍帝轩,朝朝嫣然妙华门。
盍思人世此凄苦,金鱼玉雁凭谁传。
琪花开遍翠微台,彩凤舞彻宝云仙。
麒麟守住虎关严,獬豸时复森其前。
不成终身只人世,吾身不翮心亦翅。
粗且神霄觅一宫,早作啸风鞭霆计。
此曲此曲君休弹,老眼无泪徒悲酸。
自知逍遥时节近,与君一笑开懽颜。
太华宫中多白莲,以金为花玉为根。
上有琼甲金丝龟,夜吸珠露花间眠。
紫琅殿深不可诘,时有火铃飞出入。
殿中仙君乘云軿,三千玉娥傍侍立。
此般景象犹未忘,所以思念时悲伤。
闻君琴声洗我心,自盍泰然发天光。
我昔神霄西台里,雪肌玉肤冰霜齿。
长歌一曲惊帝阍,解使八鸾舞神水。
又赏飞过广寒宫,一见嫦娥琼玉容。
不敢稽首便行过,倏复呼我醉瑶钟。
水府左仙萼绿华,身居东华帝子家。
时以瑶琴鸣五霞,一声弹落琼台花。
上元太真安长仙,日事玉皇上君前。
玉龙娇痴不肯舞,独自奏帝鸣鸾弦。
此声远矣吾不见,人间琴声更多变。
谁能以此清净心,许多悲懽相练缠。
琼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笔墨仙。
昔为东华校籍吏,屡亦舞笔灵君前。
失身堕世自叹息,东华欲归归未得。
翠娥掩泪香骨寒,长天远水日相忆。
君知否,吾将呼起大鹏驾琼云,
手持百万苍鹰兵。前驱天丁后火铃,
飞罡蹑纪下太清。又将东海捕金鲸,
骑之去谒蟾蜍精。却持万阵貔虎人,
下来红尘扬鼓钲。更烦先生试一举,
为我调中作金鼓。为我唤起李太白,
与我浩歌拍掌舞,君琴定是天上琴,
天上曲调人间音。为君醉中一狂歌,
千岩万壑白云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失身 shī shēn
(1).丧失生命。《易·繫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后汉书·李云传论》:“ 李云 草茅之生,不识失身之义,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於诛死而不顾,斯岂古之狂也!”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 钱基博 《吴禄贞传》:“《易》曰:‘几事不密则害成。’此其所以失身而丧元歟!”
(2).谓女子丧失贞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今 文君 已失身於 司马长卿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孩儿一时错误,失身匪人。” 沙汀 《还乡记》二:“因为接着来的就是媳妇的失身改嫁,争夺田产,而无一不同他有关系。”
(3).失去操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巨川 ﹞ 广明 庚子乱后,失身於人,佐 兴元 杨守亮 幕; 守亮 ,大阉 復恭 养子。”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赵松雪不知大头脑》:“ 赵松雪 有十高之称,惜乎失身仕 元 ,每每因画为诗人所讥。” 清 顾炎武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4).身子失去控制。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氏 子为千牛,与其儕类登 慈恩寺 塔,穷危极险,跃出槛外,失身而坠,赖腰带掛钉,风摇久而未落。” ——《漢語大詞典》
(2).谓女子丧失贞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今 文君 已失身於 司马长卿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孩儿一时错误,失身匪人。” 沙汀 《还乡记》二:“因为接着来的就是媳妇的失身改嫁,争夺田产,而无一不同他有关系。”
(3).失去操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巨川 ﹞ 广明 庚子乱后,失身於人,佐 兴元 杨守亮 幕; 守亮 ,大阉 復恭 养子。”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赵松雪不知大头脑》:“ 赵松雪 有十高之称,惜乎失身仕 元 ,每每因画为诗人所讥。” 清 顾炎武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4).身子失去控制。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氏 子为千牛,与其儕类登 慈恩寺 塔,穷危极险,跃出槛外,失身而坠,赖腰带掛钉,风摇久而未落。” ——《漢語大詞典》
堕 ( 墮 ) duò/huī
堕 [ duò ]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古同“隳”,毁坏。
◎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古同“隳”,毁坏。
世 shì《國語辭典》
世 [ shì ]
名- 三十年稱為「一世」。《說文解字·十部》:「世,三十年為一世。」《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 父子相繼稱為「一世」,即一代。如:「五世其昌」。《字彙·一部》:「世,父子相代為一世。」《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
- 朝代。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時代。《易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漢·王充《論衡·逢遇》:「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
- 年、歲。《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 量詞。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 世界、世間、世人。如:「傳世」、「避世」、「世外桃源」。《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 姓。如戰國時秦國有世鈞。
- 與先輩有交誼的。如:「世姪」、「世誼」。《儒林外史·第三回》:「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
- 世間的、世俗的。如:「世局」、「人情世故」。
- 累代的。如:「世交」、「世仇」。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叹息(嘆息)tàn xī
(1).叹气。《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东华(東華)dōng huá
(1).传说仙人 东王公 又称 东华帝君 ,省称“东华”。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四:“西龟初定籙, 东华 已校名。”《云笈七籤》卷四八:“削灭九阴气,记上 东华 名。”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 东华 初纪大椿年。”参见“ 东王公 ”。
(2). 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 明 袁宏道 《途中怀大兄》诗:“一自直 东华 ,先鸡每戒睡。”
(3).泛指朝廷。 清 龚自珍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
(4).见“ 东华门 ”。 ——《漢語大詞典》
(2). 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 明 袁宏道 《途中怀大兄》诗:“一自直 东华 ,先鸡每戒睡。”
(3).泛指朝廷。 清 龚自珍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
(4).见“ 东华门 ”。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