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朽材 xiǔ cái
朽木。喻衰朽之人。常用为谦辞。《汉书·孔光传》:“臣以朽材,前比歷位典大职,卒无尺寸之效,幸免罪诛,全保首领。” ——《漢語大詞典》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 不好:~听。~看。
-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 仇怨:排~解纷。
- 诘责,质问:发~。非~。责~。
- 古同“傩”。
切 qiē/qiè《國語辭典》
切 [ qiè ]
动- 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 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 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 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 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 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 要点。《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 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切 [ qiē ]
动- 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如:「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 向批发商批购货物。如:「切货」。
- 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如:「将镜头切进来。」
- 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如:「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 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 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如:「两圆相切」。
琢 zhuó/zuó《國語辭典》
琢 [ zhuó ]
动- 雕磨玉石。如:「琢磨」、「精雕细琢」。《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 仔细推敲。唐·贯休〈寄匡山纪公〉诗:「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钝 ( 鈍 ) dùn
钝 [ dùn ]
-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成败利~。
- 笨,不灵活:~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愚~。拙嘴~舌。
刃 rèn《國語辭典》
刃 [ rèn ]
名- 兵器銳利的部分。如:「刀刃」、「鋒刃」、「迎刃而解」。俗稱為「刀口」。
- 泛稱具有鋒刃的兵器。唐·柳宗元〈童區寄傳〉:「因取刃殺之。」
- 殺。《韓非子·姦劫弒臣》:「公請自刃於廟。」《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冀 jì《國語辭典》
冀 [ jì ]
动- 希望。如:「希冀」、「冀望」。《楚辞·屈原·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冀其自新。」
- 国名。周代时所建,后灭于晋。
- 大陆地区河北省的简称。
摩 mó/mā《國語辭典》
摩 [ mó ]
动- 两物接触后,来回擦动。如:「摩擦」。《易经·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 互相切磋。如:「观摩」。《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
- 抚摸。如:「摩弄」、「抚摩」。《陈书·卷二六·徐陵传》:「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顶。」
- 消灭。《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通「磨」。
- 接近、迫近。如:「摩天大楼」。
- 猜测。如:「揣摩」。
摩 [ mā ]
- 参见「摩挲 」条。
硎 xíng《國語辭典》
硎 [ xíng ]
名- 磨刀石。《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聊齋志異·卷二·巧娘》:「發硎新試,其快可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