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青藜独喜颁刘向,黄阁重开拜子仪。

乃贤元代〕《失剌斡耳朵 其五

滦河凉似九龙池,清暑年年六月时。孔雀御屏金纂纂,棕榈别殿日熙熙。

青藜独喜颁刘向,黄阁重开拜子仪。千载风云新际会,愿将金石播声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青藜刘向黄阁

青藜 qīng lí
(1).指藜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 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1.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2.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1.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2.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3.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4. 姓。如元代有喜同。
  1.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2.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颁 ( 頒 ) bān
颁 [ bān ]
  1. 发下:~发。~布。~赏。~示。~行。
  2. 古同“”、“”,头发花白。
刘向 liú xiàng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整理自网络》
黄阁(黄閣,黄閤)huáng gé
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1.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1.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2.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3.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4.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5. 剧烈的。如:「重病」。
  6.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1.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尊敬。如:「尊重」、「敬重」。
  3. 偏好。如:「重色轻友」。
  4.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1.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1.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1.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1.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拜 bài《國語辭典》

拜 [ bài ]

  1. 一種禮節行為:➊ ​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➋ ​ 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大拜拜」、「拜佛吃素」。
  2. 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語法。如:「回拜」、「拜見」。
  3. 引申為祝賀的意思。如:「拜壽」。
  4. 任官、授職。《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1. 姓。如宋代有拜瑚。
  2. 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byte)​。如:「在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3.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4.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5.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6.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7.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10.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11.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12.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1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1.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2.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3.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1.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1. 词尾:➊ ​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仪 ( 儀 ) yí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3. 礼物:贺~。谢~。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