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生民 shēng mín
(1).人民。《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
(2).生育人。《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孔子家语·本命》:“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
(3).犹言人类诞生。《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
(4).指人类。《孟子·公孙丑上》:“‘ 伯夷 、 伊尹 於 孔子 ,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 孔子 也。’”
(5).保全士兵生命。《左传·宣公十二年》:“ 随季 曰:‘ 楚 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 杜预 注:“同奔为分谤,不战为生民。” 清 唐甄 《潜书·仁师》:“古之用兵者,皆以生民,非以杀民;后之用兵者,皆以杀民,非以生民。”
(6).养民。《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逸周书·本典》:“生民知常利之道,则国彊。”《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生民欲宽。” 杨倞 注:“生民,谓以德教生养民也。” ——《漢語大詞典》
(2).生育人。《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孔子家语·本命》:“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
(3).犹言人类诞生。《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
(4).指人类。《孟子·公孙丑上》:“‘ 伯夷 、 伊尹 於 孔子 ,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 孔子 也。’”
(5).保全士兵生命。《左传·宣公十二年》:“ 随季 曰:‘ 楚 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 杜预 注:“同奔为分谤,不战为生民。” 清 唐甄 《潜书·仁师》:“古之用兵者,皆以生民,非以杀民;后之用兵者,皆以杀民,非以生民。”
(6).养民。《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逸周书·本典》:“生民知常利之道,则国彊。”《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生民欲宽。” 杨倞 注:“生民,谓以德教生养民也。” ——《漢語大詞典》
苦 kǔ《國語辭典》
苦 [ kǔ ]
名-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 难以忍受的境况。如:「诉苦」、「吃苦耐劳」、「受苦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 受累、为难。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苦了他了!」
- 磨炼。《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患、怕。《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旱。」
- 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 艰辛、难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 愁闷。如:「愁眉苦脸」。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尽心尽力的。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苦读」。
未息
王粲登楼赋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杜牧诗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 ——《韵府拾遗 职韵》
吾党(吾黨)wú dǎng
(1).我的同乡。《论语·子路》:“ 叶公 语 孔子 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邢昺 疏:“言吾乡党中有直身而行者。”
(2).犹吾辈,吾俦。 唐 贾岛 《石门陂留辞从叔謩》诗:“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严复 《论世变之亟》:“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於灭四千年之文物。”
(3).我们的政党。 孙中山 《在梧州对国民党员的演说》:“吾党之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 ——《漢語大詞典》
(2).犹吾辈,吾俦。 唐 贾岛 《石门陂留辞从叔謩》诗:“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严复 《论世变之亟》:“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於灭四千年之文物。”
(3).我们的政党。 孙中山 《在梧州对国民党员的演说》:“吾党之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 ——《漢語大詞典》
耻 ( 恥 ) chǐ
耻 [ chǐ ]
- ◎ 羞愧,羞辱:羞~。雪~。奇~大辱。~笑。~骂。
论兵(論兵)lùn bīng
研究军事和兵法。《战国策·秦策二》:“ 甘茂 攻 宜阳 ,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 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 鲍彪 注:“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清 黄遵宪 《为何翽高兵部题〈象山图〉》诗:“叩门海客偶谈 瀛 ,发篋《阴符》或论兵。”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