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征南称马援,铜柱高标岭海传。
自昔南游有马迁,雄文奇节凌苍旻。亦有征南称马援,铜柱高标岭海传。
今之马生岂其裔,奇游节侠何相类。间关万里穷珠崖,把臂论交盈海内。
忆从邂逅白下辰,三千太学冠儒绅。一笑功名卑管晏,片言肝胆结雷陈。
托乘奚自来琼甸,十载参商驩对面。通家意气时咨询,乌啼有集泪如霰。
因君感慨并怜予,正名纷解宁踌蹰。白马总输安勃计,青牛方驾出关车。
崇报时亲畏垒地,低回祠下不能去。丰碑显刻罗群髦,俎豆流辉增奕世。
看君肮脏志不偶,腰间宝剑双龙吼。富贵从轻天上云,盈虚且付杯中酒。
白门烟景柳花漫,向余长揖趋长安。到家二顷悭负郭,出门大笑行路难。
君不见刘毅百万轻一掷,又不见鲁连东海卑秦敌。
英雄际会各有时,虎变龙蟠世叵测。男儿堂堂七尺躯,安能龌龊辕下驹。
去矣飘飖云外翼,栏街拍手听铜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征南 zhēng nán
(1).指 晋 征南大将军 羊祜 。 南朝 陈 徐陵 《欧阳頠德政碑》:“ 范卿 宝鼎,復述台司之功; 羊叟 高碑,更纪 征南 之德。”参阅《晋书·羊祜传》。
(2).指 晋 杜预 。 预 卒赠征南大将军。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征南 多兴绪,事业闇相亲。” 仇兆鳌 注:“ 杜征南 係公始祖,故用以赠 严 。”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敏而好学,被服儒素,以其先 征南 为师法。”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 征南 取以解经,於情转愜。”参阅《晋书·杜预传》。 ——《漢語大詞典》
(2).指 晋 杜预 。 预 卒赠征南大将军。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征南 多兴绪,事业闇相亲。” 仇兆鳌 注:“ 杜征南 係公始祖,故用以赠 严 。”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敏而好学,被服儒素,以其先 征南 为师法。” 章炳麟 《再与刘光汉书》:“ 征南 取以解经,於情转愜。”参阅《晋书·杜预传》。 ——《漢語大詞典》
称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称 [ chēng ]
◎ 适合:~心。~职。相~。匀~。对~。
◎ 同“秤”。
- 量轻重:~量(liáng )。
-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 名号:名~。简~。~号。~谓。职~。
- 说:声~。~快。~病。~便。
- 赞扬:~道。~许。~颂。~赞。
- 举:~兵。~觞祝寿。
◎ 适合:~心。~职。相~。匀~。对~。
◎ 同“秤”。
马援(马援)
唐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骈字类编》
铜柱(銅柱)tóng zhù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 栢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駡倨。”《新民晚报》1990.8.5:“白玉般的础石上耸立着粗大的铜柱。”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之山 ,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 援 到 交阯 ,立铜柱,为 汉 之极界也。” 唐 张渭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铜柱朱崖道路难, 伏波 横海旧登坛。”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氏铜柱有三》:“ 马援 所立铜柱在 林邑国 ……此 汉 时所立铜柱在 交趾 者也; 马总 为 安南 都护,建二铜柱於 汉 故处,劖著 唐 德,兼以明 伏波 之裔,此 唐 时所立铜柱亦在 交阯 者也; 五代 史 马希范 攻 溪州 蛮,降之,乃立铜柱为表,命学士 李皋 铭之,此 五代 时所立铜柱在 五溪 者也。” ——《漢語大詞典》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之山 ,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 援 到 交阯 ,立铜柱,为 汉 之极界也。” 唐 张渭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铜柱朱崖道路难, 伏波 横海旧登坛。”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氏铜柱有三》:“ 马援 所立铜柱在 林邑国 ……此 汉 时所立铜柱在 交趾 者也; 马总 为 安南 都护,建二铜柱於 汉 故处,劖著 唐 德,兼以明 伏波 之裔,此 唐 时所立铜柱亦在 交阯 者也; 五代 史 马希范 攻 溪州 蛮,降之,乃立铜柱为表,命学士 李皋 铭之,此 五代 时所立铜柱在 五溪 者也。” ——《漢語大詞典》
高标(高標)gāo biāo
(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
(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
(3).高耸,矗立。 唐 韩愈 《新竹》诗:“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荆公 手种松在 定林庵 前,高标挺然,上侵霄汉。” 郭沫若 《星空·春潮》:“你请学着那森森的林木高标!自由地、刚毅地、稳慎地,高标出,向那无穷的苍昊!”
(4).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唐 卢照邻 《还京赠别》诗:“戏鳬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唐 张九龄 《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御批》:“卿学府高标,士林贞干。”
(5).比喻高深的造诣。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古气参《彖》《繫》,高标摧《太玄》。” 宋 刘克庄 《跋赵明翁诗稿》:“因读 明翁 絶句,有云‘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将容易博 凉州 ’,叹其高标卓识,为之爽然自失。”
(6).高名次;高榜。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再不説阶梯一句,作怎么道千圣会中无影跡,万人丛里夺高标。”
(7).指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明 吴承恩 《寿贾百松障词》:“中臺选俊,喜驥子之高标;上国抡才,谅龙光之可待。”《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这回书话表 安老爷 家报喜的一声报道:‘公子中了,并且高标第六!’闔家欢喜非常。”
(8).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李元礼 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后以“高标”指清高脱俗的风范。《旧唐书·外戚传·武攸绪》:“王( 武攸绪 )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明 刘基 《梅花绝句》之五:“借问高标谁得似?白头 苏武 在 天山 。”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假孤致於墨华,得高标於毫素。”
(9).古代杂技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玩戏·高竿》:“高标,《山堂肆考》,亦即上高竿也。” ——《漢語大詞典》
(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
(3).高耸,矗立。 唐 韩愈 《新竹》诗:“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荆公 手种松在 定林庵 前,高标挺然,上侵霄汉。” 郭沫若 《星空·春潮》:“你请学着那森森的林木高标!自由地、刚毅地、稳慎地,高标出,向那无穷的苍昊!”
(4).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唐 卢照邻 《还京赠别》诗:“戏鳬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唐 张九龄 《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御批》:“卿学府高标,士林贞干。”
(5).比喻高深的造诣。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古气参《彖》《繫》,高标摧《太玄》。” 宋 刘克庄 《跋赵明翁诗稿》:“因读 明翁 絶句,有云‘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将容易博 凉州 ’,叹其高标卓识,为之爽然自失。”
(6).高名次;高榜。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再不説阶梯一句,作怎么道千圣会中无影跡,万人丛里夺高标。”
(7).指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明 吴承恩 《寿贾百松障词》:“中臺选俊,喜驥子之高标;上国抡才,谅龙光之可待。”《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这回书话表 安老爷 家报喜的一声报道:‘公子中了,并且高标第六!’闔家欢喜非常。”
(8).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李元礼 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后以“高标”指清高脱俗的风范。《旧唐书·外戚传·武攸绪》:“王( 武攸绪 )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明 刘基 《梅花绝句》之五:“借问高标谁得似?白头 苏武 在 天山 。”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假孤致於墨华,得高标於毫素。”
(9).古代杂技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玩戏·高竿》:“高标,《山堂肆考》,亦即上高竿也。” ——《漢語大詞典》
岭海(嶺海)lǐng hǎi
指两 广 地区。其地北倚 五岭 ,南临 南海 ,故名。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虽在万里之外, 岭海 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閒,輦轂之下。”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 岭海 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文文山 死节,诸公伤悼之作佳者,如…… 黄诚信 云:‘三百餘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崎嶇 岭海 期年国,零落毡毛万里身。’皆可传颂。”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一朝应蒲穀(轂)之锡,专制 岭海 间,比於古之藩镇,不亦身与名之两全乎?” ——《漢語大詞典》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