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司马光宋代〕《山塞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虏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示厌,士卒不须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霜重征衣风高战鼓

霜重
唐 戴叔伦 屯田词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唐 柳宗元 田家三首 其三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唐 皮日休 寒夜文宴得泉字 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  ——《骈字类编》
征衣 zhēng yī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漢語大詞典》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风高(風高)fēng gāo
(1).风大。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风高榆柳疎,霜重棃枣熟。”
(2).风仪高超。《魏书·高允传》:“荣曜当时,风高千载。”   ——《漢語大詞典》
战鼓(戰鼓)zhàn gǔ
(1).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所击的鼓。 北周 庾信 《奉报寄洛州》诗:“雷辕惊战鼓,剑室动金神。”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隐隐地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 清 吴伟业 《高邮道中》诗之三:“雪满防旗暗,风传战鼓酣。”
(2).泛指战争。 清 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是时 淮海 ,战鼓殷酣。”  ——《漢語大詞典》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