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烟云长带雨,草树不在春。

司马光宋代〕《延安道中作

羁旅兼边思,川原蹀血新。
烟云长带雨,草树不在春。
细水淘沙骨,惊飚转路尘。
今朝见烽火,白首太平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烟云带雨草树不在

烟云(煙雲)yān yún
亦作“烟云”。
(1).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
(2).指隐逸之山林。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3).形容高远之处。 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4).如云的烟火气。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 徐迟 《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
(5).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带雨(带雨)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骈字类编》
草树(草树)
唐 贾曾 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渭北晴光摇草树,终南佳气入楼台。
唐 张说 侍宴浐水赋得浓字 云霞交暮色,草树喜春容。
唐 胡皓 奉和圣制同二相以下群官乐游园宴 绮罗含草树,丝竹吐郊衢。
唐 王维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二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 渔樵识太古,草树得阳和。
唐 韩愈 题楚昭王庙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唐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唐 欧阳詹 和太原郑中丞登龙兴寺阁 晋国颓墉生草树,皇家瑞气在楼台。
唐 元稹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
唐 白居易 早春招张宾客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
唐 刘禹锡 秋江早发 草树含远思,襟怀有馀清。
唐 刘威 早春 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
唐 朱放 剡溪行却寄新别者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
宋 梅尧臣 寄题周敦美琨瑶洞 仙归龙去草树长,蔽翳不复人踪通。
宋 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 荒凉草树间,暮馆城南陬。
宋 王安石 江上 春风似补林塘破,野水遥连草树高。
元 徐贲 游张林山 午烟僧舍林塘窅,春野人家草树齐。  ——《骈字类编》
不在 bù zài
死的婉辞。 宋 岳珂 《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 鲁 宅,进门听得一片哭声,知是已不在了。” 柯岩 《她爱祖国的明天·“你的兵变了么?”》:“一想到他老人家不在了,﹝我﹞心里就难过。”  ——《漢語大詞典》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3. 生機。如:「妙手回春」。
  4.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5.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1.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