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筋力虽无几,娱游亦未厌。

司马光宋代〕《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春尽少欢意,昏昏睡思添。
正忧花气索,更用雨声兼。
乍语莺喉涩,慵飞柳絮黏。
落英红没砌,茂草碧侵帘。
宝相锦铺架,酴醾雪拥檐。
沼萍浮钿靥,林笋露犀尖。
坐惜光风駃,行愁畏日炎。
追随任尘甑,歌笑忘霜髯。
落笔诗情放,飞觥酒令严。
金丹呼胜彩,玉烛擢新签。
傲岸冠巾侧,淋浪襟袖沾。
饥仍留瘦马,归必待肖蟾。
筋力虽无几,娱游亦未厌。
脱身离簿领,适性得闾阎。
多病非辞贵,无才岂养恬。
清涂诚愧忝,微禄已伤廉。
日费须三爵,年支仰数缣。
餱粮粗能足,蓍蔡不烦占。
河洛今为盛,图书昔所潜。
家家花启户,处处酒飘帘。
温饱资兼爱,安平倚具瞻。
愚夫犹乐育,下客愈撝谦。
落拓形骸逸,优游岁月淹。
馀生信多幸,狂醉亦无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筋力无几娱游

筋力(觔力)jīn lì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无几(無幾)wú jǐ
(1).没有多少;不多。《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大叔 、 子羽 谓 子产 曰:‘ 韩子 亦无几求, 晋国 亦未可以贰。’” 杜预 注:“言所求少。”《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説,则反脣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无几矣。” 金 元好问 《乙未正月九日立春》诗:“残魂零落今无几,乞与春风恼鬢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家中的房产,也所剩无几。”
(2).谓时间不多;不久。《诗·小雅·頍弁》:“死丧无日,无几相见。” 朱熹 集传:“言……不能久相见矣。”《东观汉记·桓典传》:“居无几, 相王 吉 以罪被诛。”《梁书·韦粲传》:“ 太清 元年, 粲 至州无几,便表解职。”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江邻几 ﹞与故相 吴正宪 相善……无几, 江 被召修起居注, 吴相 甚喜。”
没有希望。几,通“ 冀 ”。《汉书·匈奴传上》:“单于曰:‘……故约, 汉 常遣翁主,给繒絮食物有品,以和亲,而 匈奴 亦不復扰边。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为质,无几矣。’” 王先谦 补注:“《正义》:‘无几,言无所冀望也。’…… 周寿昌 云:‘言无冀和好矣。’于义亦通。”  ——《漢語大詞典》
娱游(娱遊)yú yóu
亦作“娱游”。 犹游乐。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若此者数百千处,娱游往来,宫宿馆舍,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一本作“ 娱游 ”。 汉 班固 《西都赋》:“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泰武乎上囿。”一本作“ 娱游 ”。 唐 司空图 《春愁赋》:“贪壮岁之娱游,惜繁华之易度。”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1. 地支的第八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3. 姓。如汉代有未央。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2.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3.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