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西施 xī shī
(1). 春秋 越 美女。或称 先施 ,别名 夷光 ,亦称 西子 。姓 施 , 春秋 末年 越国 苧罗 (今 浙江 诸暨 南)人。 越王 勾践 败于 会稽 , 范蠡 取 西施 献 吴王 夫差 ,使其迷惑忘政。 越 遂亡 吴 。后 西施 归 范蠡 ,同泛五湖。事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一说, 吴 亡后, 越 沉 西施 于江。《管子·小称》:“ 毛嬙 , 西施 ,天下之美人也。” 唐 王维 《西施咏》:“艷色天下重, 西施 寧久微。”
(2).泛称美女。 唐 韦应物 《广陵遇孟九云卿》诗:“ 西施 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无端 司马 登纶阁,催促 西施 上钓船。”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 西施 一舸轻波软,原是官船当 娃馆 。” ——《漢語大詞典》
(2).泛称美女。 唐 韦应物 《广陵遇孟九云卿》诗:“ 西施 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无端 司马 登纶阁,催促 西施 上钓船。”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 西施 一舸轻波软,原是官船当 娃馆 。” ——《漢語大詞典》
半醉
南北朝 庾信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一 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
隋 卢思道 后园宴诗 欲眠衣先解。半醉脸逾红。
唐 李颀 绝缨歌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唐 张谔 九日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唐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唐 白居易 自咏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宋 欧阳修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宋 方岳 次韵徐宰集珠溪 其一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元 马祖常 题吴娃图二首 其一 金莲烛下看蛾眉,应是吴王半醉时。
元 张养浩 过长春宫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
元 杨维桢 鼙婆引 锦貂半醉金盘春,芍药三千娇欲语。 ——《骈字类编》
隋 卢思道 后园宴诗 欲眠衣先解。半醉脸逾红。
唐 李颀 绝缨歌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唐 张谔 九日 将曛陌树频惊鸟,半醉归途数问人。
唐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唐 白居易 自咏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宋 欧阳修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宋 方岳 次韵徐宰集珠溪 其一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元 马祖常 题吴娃图二首 其一 金莲烛下看蛾眉,应是吴王半醉时。
元 张养浩 过长春宫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
元 杨维桢 鼙婆引 锦貂半醉金盘春,芍药三千娇欲语。 ——《骈字类编》
倚 yǐ《國語辭典》
倚 [ yǐ ]
动- 靠、斜靠。如:「倚门而望」。《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 依仗、仗恃。如:「倚势欺人」。《书经·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 偏斜、侧偏。如:「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 随著、配合。《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银屏(銀屏)yín píng
(1).镶银的屏风。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邐迤开。” 宋 柳永 《引驾行》词:“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明 何景明 《明月篇》:“青衫泣掩琵琶絃,银屏忍对箜篌语。”
(2).指银幕或电视屏幕。 臧克家 《怀念逐日深》:“看到这一情况,恨不得把这帮狗男女从银屏上扯下来。” ——《漢語大詞典》
(2).指银幕或电视屏幕。 臧克家 《怀念逐日深》:“看到这一情况,恨不得把这帮狗男女从银屏上扯下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