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载一船、离恨压西溪,溪流碧。

陈维崧清代〕《满江红 同云臣和天玉元夜泊舟溪口感旧之作

峭冷尖寒,也算做、一番元夕。还记忆、清歌妙舞,梅魂雪魄。

向日微闻年少事,狂夫曾到岐王宅。把玉箫、吹起落梅风,成今昔。

水驿底,孤眠客。月榭口,寒波积。正沈吟何限,钗痕綦迹。

早信今宵鲛帕湿,悔教那夜屏风隔。载一船、离恨压西溪,溪流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船离恨西溪溪流

载 ( 載 ) zǎi/zài
载 [ zǎi ]
  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载 [ zài ]
  1.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2. 充满:怨声~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 姓。
一船
唐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唐 白居易 自喜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唐 刘禹锡 抛毬乐 其一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唐 罗隐 览晋史 满目路岐抛似梦,一船风雨去如飞。
金 杨兴宗 出剑门 梦回蜀栈云千片,醉枕巴江月一船。
宋 杨万里 小舟晚兴四首 其四 一船在后忽搀前,前后篙师各粲然。
元 蒲道源 题江皋雪霁卷 只许诗家占清景,渔蓑偷载一船归。  ——《骈字类编》
离恨(離恨)lí hèn
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南朝 梁 吴均 《陌上桑》诗:“故人寧知此,离恨煎人肠。” 南唐 李煜 《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把这一腔离恨,哭个痛快。” 李大钊 《送别幼衡》诗:“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漢語大詞典》
压 ( 壓 ) yā/yà
压 [ yā ]
  1. 从上面加力:~住。~碎。~缩。泰山~顶。
  2. 用威力制服、镇服:镇~。~服。~迫。
  3.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价。~住阵脚。
  4. 搁置:积~。
  5. 逼近:大兵~境。
  6. 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宝(亦作“押宝”)。
压 [ yà ]
  1. 〔~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就不理解这件事”。
西溪
唐 白居易 池上作 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沈沈。
唐 李商隐 西溪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唐 李商隐 夜出西溪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唐 温庭筠 送李生归旧居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唐 郑谷 驻跸华下同年司封员外从翁许共游西溪久违前契戏成寄赠 北渚牵吟兴,西溪爽共游。
唐 皎然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昨夜西溪涨,扁舟入檐庑。
宋 范成大 题山水横看二首 其一 尽是西溪肠断处,凭君将与故人看。
宋 陆游 足疾 东坞闲看竹,西溪独钓鱼。
宋 陆游 山居叠韵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金 赵秉文 袭香亭二首 其二 黄堂公退吏人稀,露下西溪鹤未知。
元 许衡 晚步西溪 拉友西溪往步联,西溪佳景丽秋天。
金 赵沨 留题西溪三绝 其三 总道西溪画不如,岂知造物用功夫。
元 杨维桢 长洲曲 昨夜西溪买双鲤,恐有郎椷寄连理。  ——《骈字类编》
溪流 xī liú
山中小水流。 宋 陆游 《寄子虞》诗:“山色春寒淡,溪流宿雨通。”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 双龙洞 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1.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1.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