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瑞景晻霭,神光耀煴。

郊庙朝会歌辞宋代〕《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其二 迎神用《兴安》。九变。

勾陈旦辟,阊阖夜分。轸风挟月,车驷凌云。瑞景晻霭,神光耀煴。

神其来兮,以留以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瑞景晻霭神光耀

瑞景 ruì jǐng
(1).吉祥的日光。 唐 白居易 《贺云生不见日蚀表》:“虽卿云五色,瑞景再中,除沴致祥,曾何足比?” 唐 刘禹锡 《望赋》:“日转黄道,天开碧落,凝瑞景於庭树,掬非烟於殿幕。” 宋 洪适 《正宫导引》词:“归来千乘护皇舆。瑞景集金铺。”
(2).吉祥的景象。 唐 石岑 《海水不扬波赋》:“写合璧之祥光,湛连珠之瑞景。” 唐 刘宪 《奉和九日圣制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登临凭季月,寥廓见中州。御酒新寒退,天文瑞景留。”  ——《漢語大詞典》
晻霭(晻靄)ǎn ǎi
昏暗的云气。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宋 范成大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靄望 蓬莱 。”
荫蔽貌;重迭貌。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山泽晻靄,松竹参差。” 宋 王安石 《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像图 释迦 祠 老子 ,臺殿晻靄相重累。” 清 钱谦益 《聊且园记》:“老树攫拏,茂林晻靄。”  ——《漢語大詞典》
神光 shén guāng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漢語大詞典》
耀 yào《國語辭典》

耀 [ yào ]

  1. 光辉、光彩。《后汉书·卷三○下·郎𫖮传》:「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汉·王充《论衡·雷虚》:「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
  2. 比喻荣誉。如:「荣耀」。
  1. 照射。如:「照耀」、「耀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阻深暗味,得耀乎光明。」
  2. 自夸。如:「炫耀」、「夸耀」、「耀武扬威」。
  3. 显扬。如:「光宗耀祖」。《国语·周语上》:「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 观兵。』」

耀 [ ​yuè ]

  1. (一)​之又音。
煴 ( 熅 ) yūn/yǔn
煴 [ yūn ]
  1. 燃微火的火堆:“凿地为坎,置~火,覆武其上。”
  2. 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此时放火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 [ yǔn ]
◎ 闷热。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