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妇女(婦女)fù nǚ
成年女子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 ﹞今入 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 杜甫 《三绝句》之三:“闻道杀人 汉水 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於是日沐髮,谓沐之不腻不垢。” 孙犁 《风云初记》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 ——《漢語大詞典》
齐心(齊心)qí xīn
同心;一心。《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唐 刘禹锡 《贺枭斩郑注表》:“重臣协力,禁旅齐心。”《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我的公婆,我的爹妈合 九公 、 褚大姐姐 ,齐心要盼你同 玉郎 完成这段美满姻缘。”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健儿(健兒)jiàn ér
(1).勇士;壮士。《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周书·杨忠传》:“ 达奚武 自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 元 杨景贤 《西游记》第二本第五出:“求法语的挨着咨次,都是骏马雕鞍的健儿。”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如:空军健儿;排球健儿。
(2).军卒;士兵。《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虽麤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唐 杜甫 《草堂》诗:“天下尚未寧,健儿胜腐儒。” 明 王廷相 《赭袍将军谣》:“ 万寿山 前擂大鼓,赭袍将军号威武,三边健儿猛如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后流入 姜瓖 营,为 料 某帐下健儿。”
(3). 唐 代士兵的一种。 唐 代诸军镇置有健儿,其长住边军者,政府给以种种优待。参阅《唐六典·兵部尚书》。 ——《漢語大詞典》
(2).军卒;士兵。《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虽麤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唐 杜甫 《草堂》诗:“天下尚未寧,健儿胜腐儒。” 明 王廷相 《赭袍将军谣》:“ 万寿山 前擂大鼓,赭袍将军号威武,三边健儿猛如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后流入 姜瓖 营,为 料 某帐下健儿。”
(3). 唐 代士兵的一种。 唐 代诸军镇置有健儿,其长住边军者,政府给以种种优待。参阅《唐六典·兵部尚书》。 ——《漢語大詞典》
犁锄 lí chú
1.亦作\"犁锄\"。亦作\"犂鉏\"。
2.农具。犁和锄。
3.借指耕作。 ——《漢語大詞典》
2.农具。犁和锄。
3.借指耕作。 ——《漢語大詞典》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动-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 姓。如晋代有在育。
手 shǒu《國語辭典》
手 [ shǒu ]
名- 人体的上肢。如:「右手」、「手脑并用」。
- 从事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如:「水手」、「选手」、「国手」、「高手」。
- 做事的人。如:「助手」、「帮手」、「人手不足」。
- 技能、本领。如:「在运动方面,他真有一手。」
- 作法。如:「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手写的。如:「手谕」、「手书」、「手抄」。
- 与手有关的。如:「手杖」、「手榴弹」。
-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如:「手册」。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兵器 bīng qì
武器。《周礼·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乡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攷夫屋,及其众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史记·大宛列传》:“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 汉 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 吴组缃 《山洪》三一:“猎户队集合的时候,有两个特殊的课目,一个是关于新兵器的知识,专讲敌方所用兵器的性能和应制防备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