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绿蒲萄滑,江青柳线茸。
扁舟江岸泊,晓日正曈昽。曙色分馀霭,波痕涨远荭。
川原缭绕动,晴影逶迤笼。滉漾丹霞散,熹微火剂融。
漫流惊跃冶,倒漾饮垂虹。皱縠挼红茜,祥光㶷镜铜。
桃花流片片,萍实泛溶溶。漪细萦缲缕,澜分叠綵绒。
龙宫呈锦丽,鲛室迸珠红。刍绿蒲萄滑,江青柳线茸。
暖云蒸荔子,秋水浸夫容。甲缝金鳞动,葳蕤宝髻松。
画屏张孔雀,罗带刺虬龙。星象天梯下,河潢斗府通。
棚山鳌结綵,机杼凤飞空。丽水珍堪拟,荥河瑞颇同。
支旗相荡目,冠佩尽朝宗。旧绣天吴拆,明妆越女从。
影涵歌扇小,凉渍舞衣浓。漫说然犀怪,还惊驾海雄。
推敲诗易得,镂刻画难工。绛蜡烧屏外,红螺吸月中。
钟期思复铸,嵇氏恨难镕。水母丝偏脆,周郎炬已攻。
自惭文燄狭,千里载孤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刍 ( 芻 ) chú
刍 [ chú ]
-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
- 草把:~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绿 ( 綠 緑 ) lǜ/lù
绿 [ lǜ ]
- ◎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 ◎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蒲萄 pú táo
(1).见“ 葡萄 ”。
(2).古代骏马名。 ——《漢語大詞典》
(2).古代骏马名。 ——《漢語大詞典》
滑 huá《國語辭典》
滑 [ huá ]
形- 顺溜、不凝滞。如:「光滑」。唐·杜甫〈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 狡诈、虚浮不实在。如:「滑头」。《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为人上,操下如束湿薪,滑贼任威。」汉·王充《论衡·正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
-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溜动。如:「滑冰」、「滑雪」、「滑了一跤」。
- 姓。如汉代有滑典。
滑 [ gǔ ]
- 参见「滑稽 」条。
江 jiāng《國語辭典》
江 [ jiāng ]
名- 大河的通称。如:「珠江」、「松花江」、「三江五岳」。《水浒传·第三八回》:「前面靠江有那琵琶亭酒馆,是唐朝白乐天古迹。」
- 大陆地区长江的简称。如:「江南」、「偏安江左」。
- 大陆地区江苏省的简称。如:「江浙」。
- 国名。嬴姓。春秋时为楚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息县西南。
- 姓。如南朝梁有江淹。
青 qīng《國語辭典》
青 [ qīng ]
名- 颜色:➊ 绿色。唐·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➋ 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➌ 黑色。如:「玄青」。
- 绿色的草木、山脉。如:「踏青」、「万年青」、「青黄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 竹皮。如:「汗青」。
- 大陆地区青海省的简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绿色的。如:「青山绿水」、「山青水秀」。
- 蓝色的。如:「青天白日」。
- 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年轻的。如:「青年」、「青春」。
青 [ jīng ]
- 参见「青青」(二)条。
柳线(柳線)liǔ xiàn
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故名。 南朝 梁 范云 《送别》诗:“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唐 孟郊 《春日有感》诗:“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 元 郑光祖 《塞鸿秋》曲:“雨餘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緑,日融桃锦堆红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参见“ 柳丝 ”。 ——《漢語大詞典》
茸 róng《國語辭典》
茸 [ róng ]
形- 草木初生時細柔的樣子。《說文解字·艸部》:「茸,艸茸茸貌。」
- 散亂不整齊。唐·李商隱〈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旖旎狐裘茸,鄒顛蓐髮軟。」
- 草木初生時的嫩苗。唐·韓愈、孟郊〈有所思聯句〉:「臺鏡晦舊暉,庭草滋深茸。」
- 鹿茸的簡稱。因初生的鹿被有細短的毛,所以稱為「鹿茸」。宋·黃庭堅〈夏日夢伯兄寄江南〉詩:「河天月暈魚生子,槲夜風微鹿養茸。」
- 鳥獸細柔的毛。宋·蘇軾〈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詩二首之一:「水崖落屐齒,風葉亂裘茸。」
- 繡線。明·高啟〈效香奩〉詩二首之一:「青瑣初空別恨長,繡茸留得唾痕香。」通「絨」。
茸 [ rǒng ]
動- 推入、推致。《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而僕又茸以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