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坐令参苓剂,翻成毒肠药。

刘基明代〕《过东昌有感

夜发高唐湾,旦及东昌郭。
乔树拂疏星,霜飞月将落。
仰观天宇清,平见原野廓。
白杨号悲风,蔓草杳漠漠。
但见荆棘丛,白骨翳寒箨。
圣道悬日月,斯人非虺蝁。
教养既迷方,欲炽性乃凿。
展季骨已朽,清风散藜藿。
弦歌灭遗音,茧丝尽笼络。
鸱啸魍魉凭,螽鸣草虫跃。
遂令一变姿,化为跖与蹻。
况闻太行东,水旱荐为虐。
饥氓与暴客,表里相倚着。
赈恤付群吏,所务惟刻削。
征讨乏良谋,乃反恣剽掠。
坐令参苓剂,翻成毒肠药。
今年秋租登,行止稍有托。
余波尚披頠,未敢开一噱。
但恐习俗成,何由返初昨。
藩宣有重寄,胡不慎远略。
往者谅难追,来者犹可作。
歌诗附里谣,大猷希圣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坐令参苓

坐令 zuò líng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漢語大詞典》
参苓(參苓)cān líng
中药名。人参与茯苓。有滋补健身的作用。 唐 李洞 《将之蜀别友人》诗:“ 嘉陵 雨色青,澹别酌参苓。”按,此指参苓所浸之酒。《醒世缘弹词》第九回:“色癆之症已成深,阳亏阴损终难补,只恐怕,用尽参苓也不灵。” 康有为 《〈礼运注〉叙》:“若子弟成人尚必服以襁褓,寒邪尽去尚不补以参苓……非徒不适于时用,其害且足以死人。”  ——《漢語大詞典》
剂 ( 劑 ) jì
剂 [ jì ]
  1. 配合而成的药:~型。~量(liáng)。药~。清凉~。
  2. 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亦称“服(fù)”、“”:一~药。
  3. 做馒头或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面~儿。
翻 fān《國語辭典》

翻 [ fān ]

  1. 反转、覆转。如:「翻身」、「车翻了」。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2. 掀动。如:「翻书」、「翻报纸」。
  3. 越过。如:「翻山越岭」。
  4. 改变。如:「花样翻新」、「翻供」、「翻案」、「翻脸」。
  5. 将某种语言文字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如:「把这段英文翻成中文。」
  6. 飞翔。如:「众鸟翻飞」。唐·李白〈天台晓望〉诗:「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鼇没。」
  1. 反而。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忠臣翻受奸臣制,肮脏英雄泪满襟。」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毒 dú/dài《國語辭典》

毒 [ dú ]

  1. 祸害。《书经·盘庚》:「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郑众传》:「凡称善士,莫不离被灾毒。」
  2. 会危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如:「中毒」。《文选·潘岳·马汧督诔》:「而蜂虿有毒,骤失小利。」
  3. 指毒品。能让人成瘾并危害健康甚或生命的麻醉品。包括吗啡、海洛因、古柯碱等。如:「贩毒」、「吸毒」、「反毒运动」。
  4. 比喻对思想意识有害的事物。如:「科举遗毒」、「封建余毒」。
  1. 怨恨。《列子·汤问》:「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2. 伤害、残害。如:「荼毒」。唐·杜甫〈夏夜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3. 用有毒物质害死或伤害。如:「把人毒死了」、「用药毒老鼠」。
  1. 含有对健康或生命有危害物质的。如:「毒品」、「毒药」。《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招呼诸君长,多酿毒酒。」
  2. 本身含有毒素的。如:「毒蛇」、「毒草」。
  3. 凶狠、猛烈。如:「狠毒」、「虎毒不食子」。《西游记·第六五回》:「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肠 ( 腸 ) cháng
肠 [ cháng ]
     ◎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
药 ( 葯 藥 ) yào
药 [ yào ]
  1. 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毒~。草~。中~。西~。~剂。~膳。~到病除。良~苦口。
  2. 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火~。炸~。杀虫~。
  3. 用药物救治:不可救~。
  4. 毒死:~老鼠。
  5. 古同“”,缠。
  6. 草名,即“白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