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树三匝枝无依,尔雏弱小斯见羁。
简钧培〔清代〕《鹰雏行和黄树斋同年爵滋》
炎风扇空火云炽,赤日腾腾百鸟避。羽毛虽丰非所遭,不信尔鹰能自豪,且向大树将翔翱。
树上寄危巢,树下坦行路。雏饥求食母为哺,谁知反触行人怒。
绕树三匝枝无依,尔雏弱小斯见羁。别离生死不相顾,母鹰当亦愁高飞。
可怜得食还相觅,人海茫茫地频易。住久阶除性亦驯,早经忧患神犹惕。
母鹰日昨檐前呼,频来频去声乌乌。读君新诗我增感,天涯病羽伤羁孤。
解绦纵去亦何有,只恐云霄忘回首。本无责报听尔为,尚有余思待君剖。
君不见西风转瞬辽天廊,平原漠漠鸱声恶。刺空愿尔慎驱除,毋令累百输一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绕 ( 繞 ) rào
绕 [ rào ]
- 缠:~线。缠~。
- 纠缠,弄迷糊:~嘴。~口令。
- 走弯曲迂回的路:~远。~道。~越。
- 围着转:~场一周。围~。环~。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 立,建立:~立。~敌。
-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 姓。
三匝 sān zā
亦作“ 三帀 ”。
(1).三周。《史记·项羽本纪》:“﹝ 楚军 ﹞围 汉王 三帀。”《晋书·王忱传》:“ 忱 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髮裸身而入,绕之三帀而出。” 唐 李白 《猛虎行》:“有时六博快壮心,遶牀三匝呼一掷。”
(2).形容反复盘旋。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唐 蒋冽 《夜飞鹊》诗:“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漢語大詞典》
(1).三周。《史记·项羽本纪》:“﹝ 楚军 ﹞围 汉王 三帀。”《晋书·王忱传》:“ 忱 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髮裸身而入,绕之三帀而出。” 唐 李白 《猛虎行》:“有时六博快壮心,遶牀三匝呼一掷。”
(2).形容反复盘旋。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唐 蒋冽 《夜飞鹊》诗:“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漢語大詞典》
枝 zhī/qí《國語辭典》
枝 [ zhī ]
名-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如:「枯枝」、「嫩枝」。《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 四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通「肢」。
-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如:「一枝花」、「三枝毛笔」。
-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枝 [ qí ]
名- 多出的脚趾。如:「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同「跂 」。
无依(无依)
五代史常思传周太祖方少孤无依衣食于思家以思为叔 ——《韵府拾遗 微韵》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 如此:偶~。不过~~。
- 那,其(指时间):~时。~后。
-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雏 ( 雛 ) chú
雏 [ chú ]
- ◎ 幼小的鸟,生下不久的:~鸡。~燕。~儿。~凤。~形。
弱小 ruò xiǎo
(1).力量单薄,地域狭小。亦指弱小者。《管子·重令》:“德不加於弱小,威不信於彊大,征伐不能服天下,而求霸诸侯,不可得也。”《史记·燕召公世家论》:“ 燕 外迫 蛮貉 ,内措 齐 晋 ,崎嶇彊国之閒,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
(2).指孩子,小孩。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此珠,妾之系臂也。君不幸,妾解去之,而置奩中,迫奉丧,道远,与弱小俱,忽然忘之,妾当坐之。”《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颇杀人民,敺妇女弱小且千人去。”
(3).力量弱和年龄小。《后汉书·公孙述传》:“君日月已逝,妻子弱小,当早为定计,可以无忧。”
(4).指代妇幼。《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胜兵四千人,弱小万餘口悉降。”
(5).幼小,稚嫩。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这时我骤然觉得弱小的心灵,被这伟大的印象,升举到高空,又倏然间被压落在海底!” ——《漢語大詞典》
(2).指孩子,小孩。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此珠,妾之系臂也。君不幸,妾解去之,而置奩中,迫奉丧,道远,与弱小俱,忽然忘之,妾当坐之。”《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颇杀人民,敺妇女弱小且千人去。”
(3).力量弱和年龄小。《后汉书·公孙述传》:“君日月已逝,妻子弱小,当早为定计,可以无忧。”
(4).指代妇幼。《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胜兵四千人,弱小万餘口悉降。”
(5).幼小,稚嫩。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这时我骤然觉得弱小的心灵,被这伟大的印象,升举到高空,又倏然间被压落在海底!” ——《漢語大詞典》
斯 sī《國語辭典》
斯 [ sī ]
动- 劈裂、析分。《说文解字·斤部》:「斯,析也。」《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 距离。《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 此、这个、这里。用于文言文。如:「生于斯,长于斯。」、「斯人」、「以至于斯」。
- 则、就。用于文言文。《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淮南子·本经》:「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
- 之、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 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呢」。《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 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呵」、「啊」。《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是。用于倒装句。《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 尽、都。《书经·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斯从。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羁 ( 羈 ) jī
羁 [ jī ]
- 马笼头:无~之马。~绁(a.马笼头和缰绳;b.喻束缚)。
- 束缚,拘束:~押。~绊。~缚。~囚。放荡不~。
- 停留,使停留:~旅(长久寄居他乡)。~留。~泊。~滞。
- 古代女孩留在头顶像马笼头的发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