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恐及己,相视若衔枚。
虞刑论小故,夏誓殄渠魁。好生虽大德,纵恶非圣裁。
官吏逞贪婪,树怨结祸胎。法当究其源,剪锄去根荄。
蒙茏曲全宥,驾患于后来。滥觞不堙塞,滔天谷陵颓。
总戎用高官,沐猴戴母頧。玉帐饫酒肉,士卒食菜薹。
未战巳离心,望风遂崩摧。招安乃倡议,和者声如雷。
天高豹关远,日月照不该。俱曰贼有神,讨之则蒙灾。
大臣恐及己,相视若衔枚。阿谀就姑息,华绂被死灰。
奸宄争效尤,无风自扬埃。啸聚逞强力,谓是爵禄媒。
黎民亦何辜,骨肉散草莱。倾家事守禦,反以结嫌猜。
恸哭浮云黑,悲风为徘徊。赤子母不怜,不如绝其胚。
养枭逐凤凰,此事天所哀。胡为尚靡定,颠倒陛与颏。
春秋戒肆眚,念此良悠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大臣 dà chén
(1).官职尊贵之臣。《左传·昭公元年》:“ 和 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史记·吕太后本纪》:“ 如意 立为 赵王 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 留侯 策,太子得毋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大臣执政,不当收恩避怨。”
(2). 清 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至 清 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 ——《漢語大詞典》
(2). 清 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至 清 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 ——《漢語大詞典》
恐 kǒng《國語辭典》
恐 [ kǒng ]
动- 害怕、畏惧。如:「惊恐」、「惶恐」、「争先恐后」、「有恃无恐」。《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威胁、使害怕。如:「恐吓」。《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不许,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唐·贾岛〈暮过山村〉诗:「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 大概、或者。表疑虑不定的语气。如:「恐怕」、「恐未必如此」。唐·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及己 jí jǐ
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 ——《漢語大詞典》
相视(相視)xiāng shì
(1).相对注视。《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 宋 苏轼 《却鼠刀铭》:“昼出羣鬭,相视睢盱;舞于 端门 ,与主杂居。” 潘漠华 《雨点》:“在朦胧的暮光中,六眼相视,各有会心地默默地笑着。”
(2).看待;照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全》:“前二人亦与俱出,又嘱途中善相视。”
视察;察看;察验。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遽信其説,即使相视地形,万一官吏苟且顺从,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糜帑廪,下夺农时。”《金史·宣宗纪下》:“三月辛丑,议迁 睢州 ,治书侍御史 蒲鲁虎 奉詔相视 京东 城池,还言勿迁便,乃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刘安柱 得何病而死?快叫仵作人相视了回话。” ——《漢語大詞典》
(2).看待;照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全》:“前二人亦与俱出,又嘱途中善相视。”
视察;察看;察验。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遽信其説,即使相视地形,万一官吏苟且顺从,真谓陛下有意兴作,上糜帑廪,下夺农时。”《金史·宣宗纪下》:“三月辛丑,议迁 睢州 ,治书侍御史 蒲鲁虎 奉詔相视 京东 城池,还言勿迁便,乃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刘安柱 得何病而死?快叫仵作人相视了回话。” ——《漢語大詞典》
若衔(若衔)
潘岳笙赋明珠在咮若衔若垂 ——《韵府拾遗 咸韵》
枚 méi《國語辭典》
枚 [ méi ]
名- 树干。《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唐·杜甫〈雨〉诗:「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
- 古代行军时,兵士横衔于口中,以防止言语的箸。如:「衔枚疾走」。《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 量词:➊ 计算形体较小物品的单位。相当于「个」。如:「一枚铜板」、「两枚邮票」。《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棺上有五铢钱百余枚。」《儒林外史·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余都是清茶。」➋ 计算火箭、弹药的单位。如:「一枚炸弹」、「两枚火箭」。
- 姓。如汉代有枚乘。
- 一个一个的。如:「不胜枚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