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纪年犹识官家造,想见谈禅法地严。

于源清代〕《梁武帝翻经铜签歌

白铁铸错江山促,黄金布佛君身赎。老僧垂眼定蒲团,梦中已换兴亡局。

萧梁天子爱看经,佞佛痴心佛有灵。愿竭铜山输老衲,自宣贝叶忏耄龄。

荷荷菩萨云中坐,慈悲不救台城饿。钟磬声沈梵筴灰,一朝共逐金瓯破。

留得翻经数寸签,铜花绿带土花黏。纪年犹识官家造,想见谈禅法地严。

雨花台前花作雨,袈裟送了英雄主。天花无香铜自腥,且把残书翻日午。

成佛升天一笑休,六朝去远水东流。牙签万卷留天地,待访昭明《文选》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纪年官家想见谈禅法地

纪年(紀年)jì nián
(1).记年岁。《左传·襄公三十年》:“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
(2).记年代。我国过去用干支纪年,从 汉武帝 到 清 末又兼用皇帝的年号纪年;公历纪年则用假定的 耶稣 生年为第一年。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 建中 初,天子始纪年更元。”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 日本 纪年,有谓专以 宽永 为号,故钱文如此。”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 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我国史书体裁之一。以年月为序排列史实。如《竹书纪年》。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识 ( 識 ) shí/zhì
识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识 [ zhì ]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官家 guān jiā
(1).旧时对皇帝的称呼。《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官家难称,吾欲行 冒顿 之事,卿从我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称天子为官家,始见於此。 西汉 谓天子为县官, 东汉 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七:“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水浒传》第三五回:“你这鸟男女,好不识人,欺负老爷独自一个,要换座头。便是 赵官家 ,老爷也彆鸟不换。” 清 感星 《断头台·馀情》:“咳!我那惨死的官家呵!热腾腾血填腔,应湔脱沉寃孽帐。”
(2).公家;官府。《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斩首获生以万数”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牢狱之中,非养亲之处,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 唐 白居易 《秋居书怀》诗:“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老残游记》第五回:“那有什么法子呢!民家被官家害了,除却忍受,更有什么法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三:“从古以来,都是人随王法草随风,官家说了算。”
(3).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 晋 裴启 《语林》:“﹝ 桓温 ﹞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是 刘越石 妓女。一见 温 入,潸然而泣。 温 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刘司空 。’” 熊正国 《高炉边的彝家》:“原来娃子们在官家时,各自没有家,总是一群人睡一个草窝。” 孟左恭 《草原的儿子》:“妈妈叫道:‘大官家,我犯了什么罪?’”
(4).旧时 吴 地妇女对公婆的称呼。参阅 宋 王楙 《野客丛书·称翁姑为官家》。  ——《漢語大詞典》
造 zào《國語辭典》

造 [ zào ]

  1. 制作。如:「制造」、「酿造」、「仿造」。
  2. 建设、建筑。如:「建造」、「营造」、「造船」、「造屋」。
  3. 创建、创制。如:「创造」、「缔造」、「蔡伦造纸」。
  4. 虚构。如:「造谣」、「捏造」。
  5. 至、到达。如:「登峰造极」、「造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明日造朝。」
  6. 给予生命。如:「再造之恩」、「恩同再造」。
  7. 培养。如:「造就」、「可造之才」。
  1. 成就。如:「造诣」。《诗经·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2. 对立的两方。如诉讼时原告与被告称为「两造」。《书经·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文选·潘岳·马汧督诔》:「两造未具,储隶盖鲜。」
  3. 时代、时期。如:「满清末造」。《仪礼·士冠礼》:「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 。」
  4. 术数用语。命相家称人的生辰八字为「造」。如:「坤造」、「干造」。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五出》:「请问小姐贵造?」《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有术士推其造,决其必受官刑。」
  5. 姓。如周代有造父。
  1. 急遽、仓促、突然。《礼记·玉藻》:「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通「猝」。
  2. 开始。《书经·伊训》:「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造 [ cào ]

  1. (一)​5.之又音。
  2. 纳。《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
  1. (一)​1.之又音。
想见(想見)xiǎng jiàn
推想而知。《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 孔氏 书,想见其为人。”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 南山 之下, 汧 渭 之间,想见 开元 天宝 年,八坊分屯隘 秦川 。” 郭沫若 《〈屈原赋〉今释·屈原简述》:“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自然现象是怎样关心,诗人的想像力是多么丰富。”  ——《漢語大詞典》
谈禅(談禪)tán chán
谈说佛教教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谈禅》:“《宝林》曰:佛湼槃时,告 迦叶 曰:‘吾清浄法服以付汝。’ 迦叶 传 阿难 ,二十八代至 达摩 。 梁 普通 中,自 南天竺 泛海至 广州 ,后止 崇山 ,住 少林寺 ,传 惠可 ,中国谈禪自此始也。” 元 成廷圭 《夏日过万蓬庵》诗:“捉麈谈禪知独往,买鱼沽酒待重来。”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一样,正在看佛经。”  ——《漢語大詞典》
法地
说苑鼓法天钟法地
白虎通乐以象天礼以法地  ——《分类字锦》
严 ( 嚴 ) yán
严 [ yán ]
  1. 紧密,没有空隙:~紧。~密。
  2. 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
  3. 郑重,庄重:庄~。尊~。
  4. 厉害的:~厉。~苛。
  5. 重大:~重。
  6.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