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节、也邻重五。
蒲酒浓如乳。更为我、东溟斫鲙,大鱼就脯。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
耳热也、休提今古。只有寒潮围故国,叹龙舟、寂寞无寻处。
风乍起,瘦蛟舞。
何须远望悲荆楚。暗想像、广陵旧事,泪多于雨。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
记时节、也邻重五。儿女谁知英雄恨,辟兵符、戏向钗头赌。
葵影绿,小窗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记 ( 記 ) jì
记 [ jì ]
-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时节(時節)shí jié
(1).四时的节日。《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时节为务。” 高诱 注:“四时之节。” 宋 欧阳修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诗:“时节同 荆 俗,民风载 楚 謡。”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这院中名妓……每遇时节,便做盛会。”
(2).节令;季节。《管子·君臣下》:“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 宋 杨万里 《黄菊》诗:“比他红紫开差晚,时节来时毕竟开。” 杨朔 《海市》:“桃花时节,也是万物繁生的时节。”
(3).合时而有节律。《国语·晋语八》:“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邇不迁。” 韦昭 注:“作之有时,动之有序。”《汉书·魏相传》:“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
(4).时光;时候。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朱子语类》卷六九:“那时节无可做,只得恐惧。” 郭小川 《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这时节,在睡梦中都遇见动人场景、奋发雄姿。” ——《漢語大詞典》
(2).节令;季节。《管子·君臣下》:“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 宋 杨万里 《黄菊》诗:“比他红紫开差晚,时节来时毕竟开。” 杨朔 《海市》:“桃花时节,也是万物繁生的时节。”
(3).合时而有节律。《国语·晋语八》:“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邇不迁。” 韦昭 注:“作之有时,动之有序。”《汉书·魏相传》:“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
(4).时光;时候。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朱子语类》卷六九:“那时节无可做,只得恐惧。” 郭小川 《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这时节,在睡梦中都遇见动人场景、奋发雄姿。” ——《漢語大詞典》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助-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邻 ( 鄰 ) lín
邻 [ lín ]
- 住处接近的人家:四~。左~右舍。
- 接近,附近:~国。~家。~座。~里。~邦。
- 接近,亲近:“~以理者,知也”。
- 古代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重五 zhòng wǔ
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重三》:“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 明 袁宏道 《和伯修家字》:“京师盛重五,所在竞繁华。”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重五泛舟,万夫呼譟。”参见“ 端午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