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柰何君子少,莫胜小人侈。

沈周明代〕《元祐党人碑

熙丰小人用,坏政始介甫。类从一何众,三朝养祸柢。

元祐用君子,四海贺马吕。豁然破积晦,有若日当午。

一日十二时,午位仅一数。十一非其位,乃在小人所。

天意未厌祸,善类终遭侮。在睽同而异,川朔失为迕。

其辈随以动,在咸象于股。奸京柄崇宁,首以故案举。

深虞道复长,籍党表天下。一镌亦莫服,凿石竟何补。

邪正均一罚,株连示淆蛊。今于岁月后,是非目谁瞽。

譬瞻星与宿,经纬森天纪。不妨紊彗孛,各自粲堪指。

君子犹元气,不能绝其绪。但含消长机,小人昩其旨。

虽云诈力大,欲绝亦缪矣。十步有芳草,十室有贤士。

若使朝廷无,曷以维国是。不以溷小人,同事信难处。

其势莫两立,伤夷至于此。小人务辟衅,君子务必沮。

柰何君子少,莫胜小人侈。恃胜初无人,习恶后无主。

丁秦及贾韩,驯至国遭掳。一旦中原失,小人实为估。

乃鉴殷之亡,先闻九侯脯。碑者本悲也,我来手重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柰何君子小人

柰何 nài hé
同“ 奈何 ”。
(1).如何,怎样。《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柰何弗敬?”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母曰:‘令尹非身盗之也,乃使人盗之。’王曰:‘其使人盗柰何?’” 唐 元稹 《赠乐天》:“莫言邻境易经过,彼此分符欲柰何?”一本作“ 奈何 ”。
(2).怎么办。《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然则柰何?”《史记·留侯世家》:“ 良 曰:‘ 沛公 自度能却 项羽 乎?’ 沛公 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程师回》:“吾曹为此胡所累,命尽今日矣。柰何!”
(3).亦可迭用。 宋 欧阳修 《与王龙图书》之五:“昨日食数大杏,今日腮颊肿痛,针刺出血,不能常食。若此,是将柰何柰何?”
(4).为什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 稚子 子兰 劝王行:‘柰何絶 秦 欢 怀王 卒行。’” 宋 叶适 《铨选》:“柰何举天下之大柄而自束缚蔽蒙之。”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董尚书》:“以我家势,虽日以银币为懽,犹恐未塞人望,柰何效清客行事耶?”
(5).无奈。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纵边患未息,而无长驱之害,亦足为御边之策;柰何将佐之中,少精方略。” 宋 范仲淹 《与省主叶内翰书》之二:“虽一身洁清,千古不昩,柰何邪正相激,速天下之祸, 汉 室亦从而亡之。”  ——《漢語大詞典》
君子 jūn zǐ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 高诱 注:“君子,国君。”
(2).泛指才德出众的人。《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宋 王安石 《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两群:说这群是好,那群是坏;这群君子,那群小人。”
(3).旧时妻对夫之称。《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 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鸞。” 清 孙枝蔚 《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4).指 春秋 越国 的君子军。《国语·吴语》:“﹝ 越王 ﹞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 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 吴 所谓贤良, 齐 所谓士。”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 越王 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 太湖 。”参见“ 君子军 ”。
(5).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录·柳毅》:“夫人泣谓 毅 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媿戴,遂至睽别。’”《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问曰:‘君子,尔何姓?’”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君子,你这等一个人,可被那厮欺负,我好是不平也。”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姊妹出来已久,恐家慈见疑,如今要返深闺,君子,请回去罢。”
(6).美酒。《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
(7).竹之雅号。 宋 苏辙 《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 君子竹 ”。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1.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小人 xiǎo rén
(1).平民百姓。指被统治者。《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穡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汉书·董仲舒传》:“《易》曰:‘负且乘,致寇至。’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其祸患必至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弘义让以勗君子,振平惠以字小人。”《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从古以来,富贵空花,荣华泡影,只有那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名传万古,随你负担小人,闻之起敬。”
(2).旧时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三国志·蜀志·霍峻传》:“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燕 北风俗,不问士庶,皆自称小人……对中人以上,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则称我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僕云]小人也辛苦,待歇息也。” 明 许时泉 《写风情》:“小人是 杜司空 衙中差人。”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王孙》:“ 王 跽曰:‘小人贫苦无家室,復病哮喘,託此以蔽风雨有年矣。’”
(3).对平辈自称的谦词。《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君(指 许汜 )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小人( 刘备 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小人情愿伏侍小娘子前去。”
(4).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 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
(5).识见浅狭的人。《论语·子路》:“ 樊迟 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 出。子曰:‘小人哉! 樊须 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其曰硜硜小人、小人 樊须 ,从其小体为小人之类,此谓所见浅狭,对大人而言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舆夫力倦,且苦腹馁。 啟新 出所携莲子与舆夫各一,曰:‘聊以止飢。’舆夫微笑,盖笑其所与之少也。而 啟新 误以为舆夫得莲子故喜,即曰:‘汝辈真小人,顷者色甚苦,得一莲便笑矣。’”
(6).人格卑鄙的人。《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陈昉 《颍川语小》卷下:“君子小人之目,始於 大禹 誓师之辞,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盖谓废仁哲任姦佞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 先汉 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 所以倾頽也。”《朱子语类》卷七十:“君子小人只是箇正不正。” 许地山 《女国士》:“你配说吗?偷东西的是君子,还是小人?”
(7).特指小偷。《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忙敲楼窗向铺里叫道:‘隔壁仔细,家中敢有小人了?’铺中人惊起,口喊‘捉贼!’”
(8).旧指仆隶。《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朱熹 集注:“此小人亦谓僕隶下人也。”
(9).小孩子。《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及至听见公子小小年纪説了这一番大道理,心中暗暗欢喜;又恐怕小人儿高兴,只得笑着説是小孩子话。” 刘半农 《拟儿歌--小猪落地》:“‘小猪落地三升糠’,小人落地无抵扛!” 毛泽东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我们这一代吃了亏,大人不照顾孩子。大人吃饭有桌子,小人没有。”
(10).引申为小一辈的人。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十三章:“可你们看看,这是俺公公婆婆给俺们小人吃的吃食。”
(11).身材短小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一寸,朱衣玄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髻》:“俄而尺许小人,连遱而出,至不可数。”
(12).下等的酒。 唐 杜甫松 《醉乡日月·饮论》:“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以家醪黍觴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醪灰觴醉人者为小人。”  ——《漢語大詞典》
侈 chǐ《國語辭典》

侈 [ chǐ ]

  1. 铺张浪费。如:「奢侈」。《说文解字·人部》:「侈,泰奢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 夸大不实。如:「侈谈」、「放言侈论」。《文选·左思·三都赋序》:「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3. 大。《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莽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
  4. 放肆、放纵、不节制。《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吕氏春秋·仲夏纪·侈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