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影转瑶阶月,丹桂香传玉宇风。
陈琏〔明代〕《夜宿马王阁都纲胜义天精舍》
夜宿招提听暮钟,上方楼阁翠重重。碧梧影转瑶阶月,丹桂香传玉宇风。
支遁文章当世重,远公心事许谁同。终宵极论无生话,始悟人间色是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碧梧 bì wú
(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漢語大詞典》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名-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 参见「影印 」条。
-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转 ( 轉 ) zhuǎn/zhuàn/zhuǎi
转 [ zhuǎn ]
-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 改换方向:~弯。向左~。
- 改变位置:~移。
-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 旋转:车轮飞~。
- 使旋转:~动地球仪。
-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 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
- 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瑶阶(瑶階,瑶堦)yáo jiē
亦作“瑶阶”。
(1).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明 梁辰鱼 《二郎神·宫怨》:“怕鞋侵荒蘚,瑶堦欲下还旋。” 清 纳兰性德 《缑山曲》诗:“ 智琼 携手 阿环 随,同侍瑶阶看舞姬。”
(2).指积雪的石阶。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诗:“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群音类选·戴王雪访》:“冰花六出寒风剪,玉积瑶堦遍。” ——《漢語大詞典》
(1).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明 梁辰鱼 《二郎神·宫怨》:“怕鞋侵荒蘚,瑶堦欲下还旋。” 清 纳兰性德 《缑山曲》诗:“ 智琼 携手 阿环 随,同侍瑶阶看舞姬。”
(2).指积雪的石阶。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诗:“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群音类选·戴王雪访》:“冰花六出寒风剪,玉积瑶堦遍。” ——《漢語大詞典》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丹桂 dān guì
(1).桂树的一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中:“桂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八:“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井上碧梧惊叶落,苑间丹桂泻香空。”
(2).《晋书·郤诜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宋史·窦禹钧传》:“﹝ 竇仪 ﹞弟 儼 、 侃 、 偁 、 僖 ,皆相继登科。 冯道 与 禹钧 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你只想鵰鶚起秋风,怎知我月中丹桂非凡种。”《歧路灯》第二四回:“一副木对联,上刻着七言一联云:‘一丛丹桂森 梁苑 ,百里甘棠覆 浩州 。’ 绍闻 方晓得是个旧家。”
(3).旧时称科举中第为折桂,因以丹桂比喻科第。 唐 黄滔 《寓题》诗:“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为第等后久方及第》:“ 温岐 滥窜於白衣, 罗隐 负寃於丹桂。”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折一枝丹桂羣儒骇,怎肯十謁朱门九不开。”
(4).比喻子息。旧称人子曰桂子。见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子孙》。 明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回首庭前,凄凉丹桂好伤怀。”
(5).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丹桂”为月亮的代称。 唐 曹松 《中秋月》诗:“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宋 葛胜仲 《虞美人》词:“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 ——《漢語大詞典》
(2).《晋书·郤诜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宋史·窦禹钧传》:“﹝ 竇仪 ﹞弟 儼 、 侃 、 偁 、 僖 ,皆相继登科。 冯道 与 禹钧 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你只想鵰鶚起秋风,怎知我月中丹桂非凡种。”《歧路灯》第二四回:“一副木对联,上刻着七言一联云:‘一丛丹桂森 梁苑 ,百里甘棠覆 浩州 。’ 绍闻 方晓得是个旧家。”
(3).旧时称科举中第为折桂,因以丹桂比喻科第。 唐 黄滔 《寓题》诗:“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为第等后久方及第》:“ 温岐 滥窜於白衣, 罗隐 负寃於丹桂。”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折一枝丹桂羣儒骇,怎肯十謁朱门九不开。”
(4).比喻子息。旧称人子曰桂子。见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子孙》。 明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回首庭前,凄凉丹桂好伤怀。”
(5).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丹桂”为月亮的代称。 唐 曹松 《中秋月》诗:“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宋 葛胜仲 《虞美人》词:“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 ——《漢語大詞典》
香传(香傳)xiāng chuán
香谱;花谱。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明 高启 《郊墅杂赋》之十二:“静里修香传,閒中録酒方。” ——《漢語大詞典》
玉宇 yù yǔ
(1).用玉建成的殿宇,传说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 南朝 梁 萧纶 《祀鲁山神文》:“金坛玉宇,是众妙之游遨;丹崖翠幄,信灵人之响像。”《云笈七籤》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闕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果然看见雪白的楼瓦,斜阳中映衬得如同琼宫玉宇一般。”
(2).华丽的宫殿。 南朝 宋 刘铄 《拟古·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学士紫宸早谒》:“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3).指太空。 宋 陆游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西行到 峨眉 ,玉宇万里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是夜,玉宇无尘,银河泻露。”《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4). 宋 汴京 御苑中石洞名。《宣和遗事》前集:“北有洞曰‘玉宇’。石自壁出,隐崭巖峻立,奇花异草,扶疏茂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蔡京 《太清楼侍宴记》云……东西廡各有殿,东曰 琼兰 ,西曰 凝芳 ,后曰 积翠 ,南曰 瑶林 ,北洞曰 玉宇 。” ——《漢語大詞典》
(2).华丽的宫殿。 南朝 宋 刘铄 《拟古·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学士紫宸早谒》:“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3).指太空。 宋 陆游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西行到 峨眉 ,玉宇万里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是夜,玉宇无尘,银河泻露。”《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4). 宋 汴京 御苑中石洞名。《宣和遗事》前集:“北有洞曰‘玉宇’。石自壁出,隐崭巖峻立,奇花异草,扶疏茂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蔡京 《太清楼侍宴记》云……东西廡各有殿,东曰 琼兰 ,西曰 凝芳 ,后曰 积翠 ,南曰 瑶林 ,北洞曰 玉宇 。” ——《漢語大詞典》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 古同“讽”,讽刺。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 姓。
◎ 古同“讽”,讽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