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

陈维崧清代〕《愁春未醒 春晓

莺窥燕垒,蝶上犀钉。绡帐萦香雪,夜珠和泪尚荧荧。

梳洗谁忺,懒扶残梦倚围屏。依稀记得,宵来微雨,曾撼金铃。

绿水全昏,红闺半掩,春困难醒。风弄处、釭花半朵,小似晨星。

理梦窗前,生憎鹦鹉隔帘听。画楼深巷,卖花声到,才响还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绿水红闺半掩春困

绿水 lǜ shuǐ
(1).碧绿的水。 汉 应璩 《与满公琰书》:“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緑水。” 晋 潘岳 《秋兴赋》:“龟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緑水。”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一:“名园依緑水,野竹上青霄。”
(2).古舞曲名。一名“渌水”。《淮南子·俶真训》:“足蹀《阳阿》之舞,手会《緑水》之趋。” 高诱 注:“《緑水》,舞曲也,一曰古诗也。” 晋 张协 《七命》:“若乃追清哇,赴严节,奏《緑水》,吐《白雪》。”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一:“古称《緑水》《白紵》,催絃急管为君舞。”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絃《緑水》喧洞房。”  ——《漢語大詞典》
全 quán《國語辭典》

全 [ quán ]

  1. 完备、不缺。如:「齐全」、「文武双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 整个的。如:「全家」、「全人类」、「全神贯注」、「全军覆没」。《汉书·卷五一·枚乘传》:「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
  1. 皆、都。如:「全自动化」、「将课文全背下来!」、「这事全靠你帮忙了!」宋·辛弃疾〈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词:「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1. 使完整而没有缺憾。如:「保全」、「苟全」、「顾全大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1. 姓。如清代有全祖望。
昏 hūn《國語辭典》

昏 [ hūn ]

  1. 傍晚,日暮的时候。如:「黄昏」、「晨昏定省」。《左传·昭公十三年》:「自日中以争,至于昏。」
  2. 婚姻。《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是时突厥再上书求昏,帝未报。」通「婚」。
  1. 暗,光线不明。如:「昏暗」、「昏黄」。《文选·左思·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2. 不明、不清楚。如:「老眼昏花」。唐·韩愈〈与崔群书〉:「目视昏花,寻常闲便不分人颜色。」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老眼虽昏,早已看真了。」
  3. 神志不清的。如:「头昏」、「昏头昏脑」。《书经·多方》:「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
  4. 不明事理的。如:「昏庸」、「昏君」。
  1. 丧失知觉。如:「昏迷」、「昏厥」。《聊斋志异·卷一·鬼哭》:「先是,阍人王姓者,疾笃,昏不知人者数日矣。」
  2. 迷惑。《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昏于小利,惑于嗜欲。」
红闺(紅閨)hóng guī
(1).犹红楼。指少女所居之处。 唐 王諲 《后庭怨》诗:“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 清 黄燮清 《长水竹枝词》之二七:“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2).指闺中女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山尊 果以是科通籍入翰林。虽大魁让人,犹未满红闺期望。”  ——《漢語大詞典》
半掩
南北朝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 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
唐 徐夤 咏帘 闲垂别殿风应度,半掩行宫麝欲薰。
唐 李中 春闺辞二首 其二 海燕归来门半掩,悠悠花落又黄昏。
宋 徐照 酬翁常之 半掩柴门一径深,山中免见俗尘侵。  ——《骈字类编》
春困 chūn kùn
谓春日精神倦怠。 宋 曾巩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文燕席》诗:“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叶圣陶 《城中·微波》:“此外完全寂然,什么东西都在春困呢。”  ——《漢語大詞典》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醒 xǐng《國語辭典》

醒 [ xǐng ]

  1. 酒醉或昏迷後恢復正常。如:「甦醒」、「清醒」。《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2. 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如:「你還醒著嗎?」。唐·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3. 覺悟、明白。如:「覺醒」、「醒悟」。
  1. 顯明、清楚。如:「醒目」、「醒眼」。

醒 [ ​xīng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