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苜蓿西风战马肥。

顾太清清代〕《青山相送迎 藩王杏庄婿⑴以塞上景团扇属题

角声悲。雁行归。苜蓿西风战马肥。毡庐傍水支。

塞云飞。暮烟炊。野岸平沙细柳垂。秋山积翠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苜蓿西风战马

苜蓿 mù xu
(1).古大苑语buksuk的音译。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 西域 各国, 汉武帝 时, 张骞 使 西域 ,始从 大宛 传入。又称怀风草、光风草、连枝草。花有黄紫两色,最初传入者为紫色。可供饲料或作肥料,亦可食用。《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俗嗜酒,马嗜苜蓿。 汉 使取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唐 薛令之 《自悼》诗:“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明 姚士磷 《见只编》卷中:“ 海盐 翁学训 严之 , 寿昌 人。为人严正,而接士宽厚。官贫斋冷,苜蓿自甘,未尝与寒生计束修已上。”
(2).马嗜苜蓿,故亦用作马的代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嘶风则苜蓿千群,卧野则騊駼万帐。”  ——《漢語大詞典》
西风(西風)xī fēng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 李白 《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 扬子 。” 清 陈维嵩 《百字令·送周求卓之任荥阳》词:“西风夕照,老鸦啼上枯树。”
(2).喻一种势力或倾向。今多比喻没落腐朽的势力。《红楼梦》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贺敬之 《伟大的祖国》诗:“看牛鬼蛇神,正节节溃败,东风浩荡西风衰。”  ——《漢語大詞典》
战马(戰馬)zhàn mǎ
通过训练用于作战的马。 北周 庾信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犹言乘战马,未得解戎衣。”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二折:“土培损金锁甲,尘昧了锦征袍,空餵得那疋战马咆哮。” 田国浩 《六月雪》:“战马在嘶叫,啦啦队在前呼后应。”  ——《漢語大詞典》
肥 féi《國語辭典》

肥 [ féi ]

  1. 脂肪较多,肌肉丰满。一般用来形容动物。如:「肥胖」、「肥猪」、「肥肉」。 《 礼记·礼运》:「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2. 丰裕充足。《礼记·礼运》:「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3. 腴美。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
  4. 饱满。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利益丰厚的。如:「肥缺」。
  6. 衣服宽松。如:「袖子太肥了。」
  1. 在田地上施用养料。如:「肥田」。
  1. 肥马。《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屐丝曳缟。」 农地的营养剂。如:「施肥」、「有机肥」。利益。如:「分肥」。人、畜的粪便。如:「水肥」、「堆肥」。 姓。如汉代有肥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