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曾任侠,张率自能文。
耿湋〔唐代〕《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
鼎气孕河汾,英英济旧勋。刘生曾任侠,张率自能文。
官佐征西府,名齐将上军。秋山遥出浦,野鹤暮离群。
远恨边笳起,劳歌骑吏闻。废关人不到,荒戍日空曛。
草木凉初变,阴晴景半分。叠蝉临积水,乱燕入过云。
丽藻终思我,衰髯亦为君。闲吟寡和曲,庭叶渐纷纷。
官佐征西府,名齐将上军。秋山遥出浦,野鹤暮离群。
远恨边笳起,劳歌骑吏闻。废关人不到,荒戍日空曛。
草木凉初变,阴晴景半分。叠蝉临积水,乱燕入过云。
丽藻终思我,衰髯亦为君。闲吟寡和曲,庭叶渐纷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刘生(劉生)liú shēng
汉 横吹曲名。原为人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刘生〉诗》 宋 郭茂倩 解题:“‘ 刘生 ,不知何代人, 齐 梁 以来为 刘生 辞者,皆称其任侠豪放,周游 五陵 三秦 之地。或云抱剑专征,为符节官,所未详也。’按《古今乐録》曰:‘ 梁 鼓角横吹曲,有《东平刘生歌》,疑即此《刘生》也。’” 梁元帝 、 陈后主 、 唐 卢照邻 等均有《刘生》诗。 ——《漢語大詞典》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任侠(任俠)rèn xiá
(1).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 者, 楚 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 楚 。”《汉书·季布传》:“为任侠有名。” 颜师古 注:“任谓任使其气力。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光皇策士》:“ 周南 , 吴中 人,游太学,有时名。然颇任侠,与 水心先生 善。”《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喜得这老头儿一生任侠好义,颇以无子为憾,如今一朝有后,真是大快平生。” 田海燕 《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搞‘暗杀’的故事》:“何况,在 中国 历史上,任侠仗义的刺客,从来被人当作英雄,而 孙中山 在他的革命活动中,也把组织暗杀作为重要的革命手段之一。”
(2).任侠之士。指能见义勇为的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论》:“ 孟尝君 招致天下任侠,姦人入 薛 中盖六万餘家矣。” 隋 卢思道 《游梁城》诗:“宾游多任侠,臺苑盛簪裾。” 宋 王安石 《郭解》诗:“平日 五陵 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散尽千金交任侠,拚将一剑报恩仇。” ——《漢語大詞典》
(2).任侠之士。指能见义勇为的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论》:“ 孟尝君 招致天下任侠,姦人入 薛 中盖六万餘家矣。” 隋 卢思道 《游梁城》诗:“宾游多任侠,臺苑盛簪裾。” 宋 王安石 《郭解》诗:“平日 五陵 多任侠,可能推刃报王孙。”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散尽千金交任侠,拚将一剑报恩仇。” ——《漢語大詞典》
张 ( 張 ) zhāng
张 [ zhāng ]
-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 商店开业:开~。
- 拉紧:紧~。~力。
- 扩大,夸大:夸~。
- 放纵,无拘束:乖~。嚣~。
- 料理,应酬:~罗。
- 惊惶,慌忙:~惶失措。
- 看,望:~望。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 姓。
率 shuài/lǜ《國語辭典》
率 [ shuài ]
名- 榜樣。如:「表率」。《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傳》:「夫三公者,百寮之率,萬民之表也。」
- 姓。如宋代有率子廉。
- 帶領。如:「率領」、「率團訪問」。
- 遵循。《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漢·鄭玄·箋:「率,循也。……循用舊典之文章,謂周公之禮法。」
- 輕浮、不細心。如:「輕率」、「草率」。
- 坦白、豪爽。如:「坦率」、「直率」。
- 大約、通常。如:「大率」、「率皆如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乃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
率 [ lǜ ]
名- 比例中相比的數。如:「效率」、「速率」、「百分率」。
- 準則、法度。《南史·卷五九·王僧孺傳》:「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
- 計算。晉·江統〈徙戎論〉:「且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處之與遷,必須口實。」
率 [ shuò ]
- 同「帥 」(一)的讀音。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能文 néng wén
善于属文。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宋史·文苑传四·萧贯传》:“俊迈能文,尚气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长洲 王惕甫 …… 乾 嘉 间号称能文,与 秦小峴 、 鲁絜非 、 龚海峯 、 武虚谷 诸君,旗鼓相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