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
张祜〔唐代〕《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
窗中独自起,帘外独自行。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
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窗外山魈立,知渠脚不多。三更机底下,摸著是谁梭。
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郎耕种麻地,今作西舍道。
碓上米不舂,窗中丝罢络。看渠驾去车,定是无四角。
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窗外山魈立,知渠脚不多。三更机底下,摸著是谁梭。
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郎耕种麻地,今作西舍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碓 duì《國語辭典》
碓 [ duì ]
名- 舂米的用具。《广韵·去声·队韵》:「碓,杵臼。」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四首之一:「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西游记·第一九回》:「那怪扑的跪下,望空似捣碓的一般,只管磕头。」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米 mǐ《國語辭典》
米 [ mǐ ]
名- 去壳的谷实,今专指稻实。如:「稻米」、「白米」、「糯米」、「糙米」。《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 去掉皮壳的种子、果仁。如:「花生米」。
- 借指食物。如:「他病得很重,水米不进。」
- 成粒似米的东西。如:「虾米」。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为米突(metre)的简称。即公尺。一米等于一百公分。如:「百米赛跑」。
- 姓。如唐代有米嘉劳。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舂 chōng《國語辭典》
舂 [ chōng ]
動- 把穀物以杵臼搗去皮殼。如:「舂藥」。《說文解字·臼部》:「舂,擣粟也。」唐·張籍〈羈旅行〉:「主人舂米為夜食,晨雞喔喔茅屋傍。」
- 突擊、刺擊。《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富父終甥,舂其喉,以戈殺之。」唐·白居易〈潛別離〉詩:「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 古代的一種刑罰。婦女犯罪時以舂米代替軍役。《周禮·秋官·司厲》:「其奴,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槀。」
窗中
唐 王建 织锦曲 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
唐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 阮宅閒园暮,窗中见树阴。
唐 张乔 题友人林斋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
唐 黄滔 故山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韵府拾遗 东韵》:魏书孝文昭皇后传后幼曾梦在堂内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热后东西避之光犹斜照不已如是数夕温庭筠诗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骈字类编》
唐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 阮宅閒园暮,窗中见树阴。
唐 张乔 题友人林斋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
唐 黄滔 故山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韵府拾遗 东韵》:魏书孝文昭皇后传后幼曾梦在堂内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热后东西避之光犹斜照不已如是数夕温庭筠诗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骈字类编》
丝 ( 絲 ) sī
丝 [ sī ]
-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罢 ( 罷 ) bà/ba/pí
罢 [ bà ]
- 停,歇:~休。~工。~课。~市。~论(打消了打算)。~笔(停止写作)。
- 免去,解除:~免。~官。~职。~黜。
- 完了,毕:吃~饭。
- 同“吧”。
- 同“疲”,累。
络 ( 絡 ) luò/lào
络 [ luò ]
-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头。经~。脉~。网~。橘~。
-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
- 缠绕:~纱。~丝。~线。
- 相连续,前后相接:~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续。~绎。联~。
-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