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名-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远谪(遠謫)yuǎn zhé
贬到边远的地方。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我愁远謫 夜郎 去,何日金鷄放赦回。” 宋 吕惠卿 《建宁军节度使谢表》:“衰疲远謫,人皆知其难堪;亲爱生离,闻者为之太息。”《花月痕》第十三回:“ 苏东坡 远謫 惠州 , 朝云 也曾随侍。” ——《漢語大詞典》
夜郎 yè láng
汉 时我国西南地区古国名。在今 贵州省 西北部及 云南 、 四川 二省部分地区。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今罢三郡之士,通 夜郎 之涂,三年於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 西。” 明 何景明 《送曹瑞卿谪寻甸》诗:“作赋投 湘水 ,题书寄 夜郎 。”参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书·西南夷传》、《后汉书·西南夷传》。 ——《漢語大詞典》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动-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 姓。如汉代有去卑。
何日 hé rì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漢語大詞典》
金鸡(金雞)jīn jī
(1).传说中的一种神鸡。《神异经·东荒经》:“盖 扶桑山 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后为报晓雄鸡的美称。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白雪遗音·九连环·五更》:“金鸡报晓咿呀哟,五更噯。”
(2).一种金首鸡形。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三国典略》:“ 齐 长广王 湛 即皇帝位,於南宫大赦,改元。其日将赦,库令於殿门外建金鸡。 宋孝王 不识其义,问於元禄大夫 司马膺之 :‘赦建金鸡,其义何也?’ 膺之 曰:‘案《海中星占》曰:天鸡星动,当有赦。由是帝王以鸡为候。’”《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击掆鼓千声,集百官、父老、囚徒。”因用为大赦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浮生逐马蹄,遇的是山精木魅,何日里蒙雨露赦金鸡。” 清 周亮工 《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卒蒙金鸡之恩,不作 玉门 之客。”
(3).即锦鸡。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锦鸡》:“锦鸡,又名金鸡,形如小雉, 湖南 北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州 蛮﹞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
(4).传说中的 太山 之灵。古时为瑞物,以为声教昌明则金鸡现。《太平御览》卷九○二引《周易是谋类》:“ 太山 失金鸡, 西岳 亡玉羊。” 郑玄 注:“金鸡、玉羊,二岳之精。”《隋书·律历志中》:“宁止蛇或乘龙,水能沴火,因亦玉羊掩曜,金鸡丧精。”
(5).比喻太阳。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卷十一引《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玉兔金鸡疾似梭,堪嘆光阴有几何?”
(6).佛教用以譬喻 达摩 的谶语。谓佛法东来。《景德传灯录·道一禅师》:“西天 般若多罗 ,记 达摩 云: 震旦 虽阔无别路,要假姪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漢語大詞典》
(2).一种金首鸡形。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三国典略》:“ 齐 长广王 湛 即皇帝位,於南宫大赦,改元。其日将赦,库令於殿门外建金鸡。 宋孝王 不识其义,问於元禄大夫 司马膺之 :‘赦建金鸡,其义何也?’ 膺之 曰:‘案《海中星占》曰:天鸡星动,当有赦。由是帝王以鸡为候。’”《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击掆鼓千声,集百官、父老、囚徒。”因用为大赦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浮生逐马蹄,遇的是山精木魅,何日里蒙雨露赦金鸡。” 清 周亮工 《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卒蒙金鸡之恩,不作 玉门 之客。”
(3).即锦鸡。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锦鸡》:“锦鸡,又名金鸡,形如小雉, 湖南 北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州 蛮﹞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
(4).传说中的 太山 之灵。古时为瑞物,以为声教昌明则金鸡现。《太平御览》卷九○二引《周易是谋类》:“ 太山 失金鸡, 西岳 亡玉羊。” 郑玄 注:“金鸡、玉羊,二岳之精。”《隋书·律历志中》:“宁止蛇或乘龙,水能沴火,因亦玉羊掩曜,金鸡丧精。”
(5).比喻太阳。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卷十一引《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玉兔金鸡疾似梭,堪嘆光阴有几何?”
(6).佛教用以譬喻 达摩 的谶语。谓佛法东来。《景德传灯录·道一禅师》:“西天 般若多罗 ,记 达摩 云: 震旦 虽阔无别路,要假姪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漢語大詞典》
放赦 fàng shè
释放赦免。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我愁远謫 夜郎 去,何日金鸡放赦回。”《前汉书平话》卷上:“第三日, 汉王 陞殿,聚大臣,放赦遍行天下。”《再生缘》第五二回:“一声旨下送三公, 酈相 犹如放赦回。” ——《漢語大詞典》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動-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 量詞:➊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