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盈虎观,清秩近瀛洲。
崧高移岭表,岳降在罗浮。紫气女牛尾,朱鹑桂海头。
江山蟠瑞彩,麟凤产名流。颖悟黄童并,才名贾谊优。
妙龄开万卷,奇字擅千秋。嗜癖穷坟典,冥搜遍索邱。
手曾攀月窟,心自有天游。笔落虹霓绕,诗成罔象愁。
公车频结客,国士辄相求。到处白莲社,人看紫绮裘。
莺花迷楚国,烟月醉扬州。自重祢衡刺,争迎郭泰舟。
声华同入洛,睨傲耻依刘。槐市瑶篇满,桥门璧水周。
如云多后进,夺锦让前修。东阁门虽峻,南州榻屡留。
秘书盈虎观,清秩近瀛洲。吹火燃藜杖,听鸡侍冕旒。
鸣珂龙阙晓,散帙凤池幽。古典劳探讨,新编细校雠。
木天推起草,粉署借持筹。税榷吴关墅,符分平越陬。
一麾持虎竹,五马拥骅骝。美服人应妒,谗夫杼忽投。
世情从枘凿,流品有薰莸。我自直如矢,谁能曲似钩?
功名醒往梦,松菊赋归休。自号酒中圣,犹称花国侯。
逍遥常笠屐,著述重琳球。高论排非马,弘文载汗牛。
五车齐邺架,百尺埒陈楼。翰向朝云掞,灯从子夜篝。
古今弹一指,日月入双眸。白发休轻镊,黄芽已早抽。
金丹炼九转,桃实熟三偷。椿桂凌风茂,兰荪绕砌稠。
芝田驯鹿鹤,瑶圃灿蔡榴。入座八公客,骑羊五子俦。
凤笙歌迭奏,云液酒新篘。共醉壶中境,宁撄世上忧。
朱明日似岁,沧海水成畴。既有舄为燕,何须杖刻鸠。
渭滨何足拟,柱下实堪侔。似尔谁轩轾,惟子可倡酬。
欲分三不朽,对垒割鸿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秘书(祕書)mì shū
(1).职务名称之一。我国现今秘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人综合情况,调查研究,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等。
(2).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受使馆首长之命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1).秘密机要的书籍文件。宫禁秘藏之书。《汉书·刘歆传》:“及 歆 校祕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 歆 大好之。” 汉 张衡 《西京赋》:“匪唯翫好,乃有祕书,小説九百,本自 虞初 。”《晋书·荀勗传》:“及得 汲郡 冢中古文竹书,詔 勗 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祕书。”
(2).秘密机要的书籍文件。指谶纬图箓等书。《说文·易部》:“祕书説曰:日月为易。” 段玉裁 注:“祕书,谓纬书。”《后汉书·郑玄传》:“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覩祕书纬术之奥。”
(3).秘密机要的书籍文件。指朝廷机要文书。
(4).官名;职务名。古代称掌管图书之官。如 汉 以来之秘书监、秘书郎皆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祕书。’” 唐 李商隐 有《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诗。
(5).官名;职务名。掌秘要文书之官,如 三国 魏 之秘书令、秘书丞。 ——《漢語大詞典》
(2).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受使馆首长之命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1).秘密机要的书籍文件。宫禁秘藏之书。《汉书·刘歆传》:“及 歆 校祕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 歆 大好之。” 汉 张衡 《西京赋》:“匪唯翫好,乃有祕书,小説九百,本自 虞初 。”《晋书·荀勗传》:“及得 汲郡 冢中古文竹书,詔 勗 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祕书。”
(2).秘密机要的书籍文件。指谶纬图箓等书。《说文·易部》:“祕书説曰:日月为易。” 段玉裁 注:“祕书,谓纬书。”《后汉书·郑玄传》:“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覩祕书纬术之奥。”
(3).秘密机要的书籍文件。指朝廷机要文书。
(4).官名;职务名。古代称掌管图书之官。如 汉 以来之秘书监、秘书郎皆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祕书。’” 唐 李商隐 有《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诗。
(5).官名;职务名。掌秘要文书之官,如 三国 魏 之秘书令、秘书丞。 ——《漢語大詞典》
盈 yíng《國語辭典》
盈 [ yíng ]
动- 充满。汉·王充《论衡·论死》:「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随军妇女弃掷幼稚,哀号盈路。」
- 足、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首之二:「使天下举首戴且者,盈其愿而退,则后世之书,可胜传哉?」
- 增加。《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 过多。《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致求盈余,但自苦耳。」通「赢」。
- 骄傲、自满。《易经·谦卦·彖曰》:「人道恶盈而好谦。」《抱朴子·外篇·安贫》:「夫藏多者亡厚,好谦者忌盈。」
- 丰富、饱满。《文选·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西游记·第四○回》:「霜凋红叶林林瘦,雨熟黄粱处处盈。」
虎观(虎觀)hǔ guān
白虎观 的简称。为 汉 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及 明帝 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 虎观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备礼乐於 虎观 ,絶烽火於狼烟。”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置酒 龙门 夜,论文 虎观 秋。” ——《漢語大詞典》
清秩 qīng zhì
清贵的官职。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可及戏三教》:“时有左拾遗 竇洵直 上疏,以为乐官受赏,不如多予之金,无令浼污清秩。” 宋 梅尧臣 《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诗:“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术。乃言天下士,徒此占清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同文馆者,聘西人为教授,凡 中国 搢绅至齐民家聪颖子弟均许投牒赴馆,学习天文、勾股、造船,制器诸法。月有课,岁有会,其尤隽异者,优其廪餼,奬以清秩。” ——《漢語大詞典》
近 jìn《國語辭典》
近 [ jìn ]
形- 时间、地点、血统、关系等方面距离不远的。如:「近日」、「近郊」、「近亲」。《墨子·经说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 浅显明白、容易了解。如:「浅近」。《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也,善言也。」
- 相似、几乎一样。如:「近似」。《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 靠近、接近。如:「挨近」、「迫近」。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亲密。如:「亲近」。《论语·阳货》:「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瀛洲 yíng zhōu
亦作“ 瀛州 ”。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沈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漢語大詞典》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沈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