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
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苏小当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写。
争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动司马。好称珠勒金鞍,许谁迎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豆蔻(荳蔻)dòu kòu
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种子可入药,产 岭 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唐 杜牧 《赠别》诗:“娉娉嬝嬝十三餘,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蓆,豆蔻花间趖晚日。” 宋 陆游 《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 巫山 ,但豆蔻含胎可怜。” 田汉 《回春之曲》第一幕:“椰子肥,豆蔻香,你受着自然的丰富的供养。”
植物名。又称“草荳蔻”、“白荳蔻”。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有芳香气味。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
植物名。又称“草荳蔻”、“白荳蔻”。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有芳香气味。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
稍 shāo/shào《國語辭典》
稍 [ shāo ]
副- 略微。如:「请稍候」、「稍纵即逝」。
- 颇、甚。《文选·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 已经。唐·赵冬曦〈和尹懋秋夜游灉湖〉诗二首之一:「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 正、方才。宋·陈师道〈寄晁无斁春怀〉诗:「稍听春鸟语叮咛,又见官池出断冰。」
- 俸禄。《仪礼·聘礼》:「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汉·郑玄·注:「稍,廪食也 。」
- 钱财、赌本。《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公子宽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来决赌何如?」
- 姓。如汉代有稍腾。
稍 [ shào ]
- (一)之又音。
头 ( 頭 ) tóu/tou
头 [ tóu ]
-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 首领:~子。~目。
- 方面:他们是一~的。
-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恁 nèn/nín《國語辭典》
恁 [ rèn ]
动- 思、念。《文选·班固·典引》:「若然受之,宜亦懃恁旅力。」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
- 哪。如:「恁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若是他不恋恁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 什么、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我歇之后,有恁人在此房中安歇?」
- 如此、这样。如:「恁的」、「恁般」。宋·欧阳修〈玉楼春·酒美春浓花世界〉词:「已去少年无计奈,且愿芳心长恁在。」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
- 怎么。如:「恁么」。《水浒传·第三回》:「你也须认的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搅俺弟兄们吃酒?」
恁 [ nín ]
代- 第二人称。《董西厢·卷四》:「说恁心聪,算来有分咱家共。」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纵然恁哀鸣千状,我此心断易不转。」通「你」、「您」。
年纪(年紀)nián jì
(1).纪年年数。《史记·晋世家》:“ 靖侯 已来,年纪可推。自 唐叔 至 靖侯 五世,无其年数。”《晋书·四夷传·倭人传》:“不知正岁四节,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纪。”《红楼梦》第一回:“朝代、年纪、失落无考。”
(2).年号。《文选·班固〈两都赋序〉》:“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 吕延济 注:“并因瑞以为年号之纪。纪,记也。”
(3).年龄。 汉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去官之后,年纪尚少。” 唐 崔氏 《述怀》诗:“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些人家闻得 李雄 年纪止有三十来岁。”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你这样年纪轻轻,便敢这样肆无忌惮的乱说!”
(4).年代;时代。《宋书·索虏传》:“往者 刘 、 石 、 苻 、 姚 ,递据三郡, 司马 琅邪 ,保守 扬 、 越 ,绵绵连连,绵歷年纪。”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少时来往江东岸,人代更移年纪换。” ——《漢語大詞典》
(2).年号。《文选·班固〈两都赋序〉》:“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 吕延济 注:“并因瑞以为年号之纪。纪,记也。”
(3).年龄。 汉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去官之后,年纪尚少。” 唐 崔氏 《述怀》诗:“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些人家闻得 李雄 年纪止有三十来岁。”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你这样年纪轻轻,便敢这样肆无忌惮的乱说!”
(4).年代;时代。《宋书·索虏传》:“往者 刘 、 石 、 苻 、 姚 ,递据三郡, 司马 琅邪 ,保守 扬 、 越 ,绵绵连连,绵歷年纪。”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少时来往江东岸,人代更移年纪换。” ——《漢語大詞典》
值得 zhí de
(1).谓价值抵得上。 清 吴烺 《摸鱼子》词:“想提起芳名,也应值得,一斛夜珠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这几件东西,照我们看去,顶多不过值得三千银子。” 沈从文 《阿金》:“他预备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银钱,换一个身体肥胖胖白蒙蒙的、年纪二十二岁的妇人。”
(2).谓有必要,有价值。《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通红了脸,便收拾了杯盘盏碟,口里説道:‘我自作乐耍子,不值得便当真起来,好不识人敬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 陶阿毛 觉得在 汤阿英 身上下些功夫,不仅仅是十分值得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漢語大詞典》
(2).谓有必要,有价值。《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通红了脸,便收拾了杯盘盏碟,口里説道:‘我自作乐耍子,不值得便当真起来,好不识人敬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 陶阿毛 觉得在 汤阿英 身上下些功夫,不仅仅是十分值得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漢語大詞典》
量珠 liáng zhū
(1).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緑珠井 ,在 白州 双角山 下。昔 梁 氏之女有容貌, 石季伦 为 交趾 採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后因以“量珠”为买妾的代称。 清 龚自珍 《暗香》词:“何日量珠愿了,月底共商量簫谱。”
(2).喻丰厚的酬金。 清 曹溶 《琐窗寒·敬可贻酢戏咏之》词:“望秦楼,量珠买歌。” ——《漢語大詞典》
(2).喻丰厚的酬金。 清 曹溶 《琐窗寒·敬可贻酢戏咏之》词:“望秦楼,量珠买歌。” ——《漢語大詞典》
高价(高價)gāo jià
(1).很高的价值;高昂的价格。《后汉书·文苑传·边让》:“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若復随辈而进,非所以章瓌伟之高价,昭知人之絶明也。”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栗 又言:‘ 熹 欲索高价,妄意要津,傲睨累日,不肯供职,以为作伪有不可掩。’” 明 于谦 《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今 河南 、 湖 广 赤地千里,麦禾一空,虽有高价,无处告糴。” 周立波 《卜春秀》三:“你父亲下湖里去收了棉花,贩到街上,高价卖出。”
(2).指珍贵的物品。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3).谓声价高。 唐 高适 《河西送李十七》诗:“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漢語大詞典》
(2).指珍贵的物品。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3).谓声价高。 唐 高适 《河西送李十七》诗:“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