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咄嗟少年子,如彼玉在璞。

张问陶清代〕《壮志

三十立功名,四十退山谷。不见两鬓霜,英雄死亦足。

咄嗟少年子,如彼玉在璞。光气未腾天,魍魉抱之哭。

人生不得志,天地皆拳曲。慷慨对中原,流年何太促。

落拓大布衣,许身非碌碌。四十四万言,隐轸匡时略。

为天子大臣,上书继臣朔。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咄嗟少年子

咄嗟 duō jiē
(1).叹息。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令人怛然心热,不觉咄嗟。” 宋 梅尧臣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士卒尽没, 雅将军 咄嗟无他策。”
(2).犹呼吸之间。谓时间仓卒;迅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俛仰生荣华,咄嗟復彫枯。”《北齐书·李浑传》:“若简练驍勇,衔枚夜袭,径趣营下,出其不意,咄嗟之间,便可擒殄。” 元 乔吉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曲:“一郡居民二十万,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 蒋 接连问了两次,我于咄嗟之间,终没有可能提出任何人来。”
(3).呵叱;吆喝。 宋 苏辙 《三国论》:“﹝ 项籍 ﹞咄嗟叱咤,奋其暴怒。” 陈三立 《题顾石公松花江踏雪寻诗图》诗:“皤皤之腹高颊权,咄嗟白眼横青天。”  ——《漢語大詞典》
少年子 shào nián zǐ
(1).古称青年人。 唐 蒋蕴 《赠郑氏妹》诗:“能弹箜篌弄纤指,愁杀门前少年子。”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六:“顾谓少年子,聆我尔汝篇。”
(2).乐府杂曲歌辞名。 南朝 齐 王融 和 唐 李白 等均作有《少年子》。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彼 bǐ《國語辭典》

彼 [ bǐ ]

  1. 那、那个、那里。与「此」相对。如:「彼时」、「彼处」、「厚此薄彼」。《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2. 他。如:「彼等」、「彼辈」、「知己知彼」。《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1.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4.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1.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1.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2.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1.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2.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1.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2. 姓。如晋代有在育。
璞 pú《國語辭典》

璞 [ pú ]

  1. 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晋·傅玄〈马钧传〉:「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2. 比喻人纯朴的本质。如:「反璞归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