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古调最清越,恍惚雁落凉风天。
越冈之麓屋数椽,萧疏草树凉娟娟。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
高秋过此不忍去,道人招手何欢然。栖心早岁游物外,风姿俊爽神高骞。
道书愧我未曾读,石室且喜来谈玄。清琴妙得沈夫子,饭罢为我弹五弦。
平沙古调最清越,恍惚雁落凉风天。迟回更奏汉宫秋,和平幽怨情意传。
闻师正有罗浮兴,抱琴好坐飞云巅。黄龙白鹤在眼前,琪花瑶草纷岩边。
石楼三更日已县,铁桥缥缈来群仙。此时左顾白玉蟾,右挹葛稚川,何必海上呼成连。
嗟余安得蹑屐从师往,四百峰头吹笛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平沙 píng shā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漢語大詞典》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漢語大詞典》
古调(古調)gǔ diào
(1).古代的乐调。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 隋 氏取 汉 以来乐器、歌章、古调併入清乐,餘波至 李唐 始絶。”
(2).比喻高雅脱俗的诗文、言论。常以称颂他人。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 清 黄鷟来 《和韵送戚缄子归蠙城》之三:“古调岂终絶?《阳春》原和稀。”
(3).见“ 古调诗 ”。 ——《漢語大詞典》
(2).比喻高雅脱俗的诗文、言论。常以称颂他人。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 清 黄鷟来 《和韵送戚缄子归蠙城》之三:“古调岂终絶?《阳春》原和稀。”
(3).见“ 古调诗 ”。 ——《漢語大詞典》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副-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清越 qīng yuè
(1).清脆悠扬。《礼记·聘义》:“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得双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茅盾 《子夜》十九:“在梦中,他也听得清越的钟声。”
(2).高超出众;清秀拔俗。《南史·梁贞惠世子方诸传》:“善谈玄,风采清越。” 清 钱青选 《红情·赠歌者细郎》词:“濯濯杨枝一种,韶华正清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薄暮偶出,见妇人跨驴来,少年从其后。妇约五十许,意致清越。” ——《漢語大詞典》
(2).高超出众;清秀拔俗。《南史·梁贞惠世子方诸传》:“善谈玄,风采清越。” 清 钱青选 《红情·赠歌者细郎》词:“濯濯杨枝一种,韶华正清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薄暮偶出,见妇人跨驴来,少年从其后。妇约五十许,意致清越。” ——《漢語大詞典》
恍惚 huǎng hū
亦作“ 恍忽 ”。
(1).迷离,难以捉摸。《韩非子·忠孝》:“世之所为烈士者……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乎周览泛观,瞋盼轧沕,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崖。”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身上了。”
(2).迷茫;心神不宁。《东观汉记·郅恽传》:“令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 唐 钟辂 《前定录·袁孝叔》:“母尝得疾恍惚,踰月不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六师战惧惊嗟,心神恍忽。” 明 沈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不幸良人遭困顿,精神恍惚如醺。”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二场:“议论元帅?那我非但不敢,而且不忍,只是我这几天有些神思恍惚。”
(3).倏忽,瞬息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忽似朝荣。” 黄节 补注引 吕延济 曰:“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忽悟其已死,叱之……恍惚不见,帝兀然不自知,惊悸移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推儿榻上,恍惚已杳。”
(4).形容疾速。 唐 李白 《天马歌》:“鸡鸣刷 燕 晡秣 越 ,神行电迈躡恍惚。”
(5).仿佛;近似。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公行状》:“其树林巖石,幽茂深阻,恍惚隔尘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臣国工,殫精竭力不能恍惚。” 杨朔 《印度情思》:“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
(6).轻忽。《后汉书·冯衍传下》:“华芳曄其发越兮,时恍忽而莫贵。” 李贤 注:“恍忽,犹轻忽也。” ——《漢語大詞典》
(1).迷离,难以捉摸。《韩非子·忠孝》:“世之所为烈士者……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乎周览泛观,瞋盼轧沕,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崖。”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身上了。”
(2).迷茫;心神不宁。《东观汉记·郅恽传》:“令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 唐 钟辂 《前定录·袁孝叔》:“母尝得疾恍惚,踰月不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六师战惧惊嗟,心神恍忽。” 明 沈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不幸良人遭困顿,精神恍惚如醺。”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二场:“议论元帅?那我非但不敢,而且不忍,只是我这几天有些神思恍惚。”
(3).倏忽,瞬息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忽似朝荣。” 黄节 补注引 吕延济 曰:“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忽悟其已死,叱之……恍惚不见,帝兀然不自知,惊悸移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推儿榻上,恍惚已杳。”
(4).形容疾速。 唐 李白 《天马歌》:“鸡鸣刷 燕 晡秣 越 ,神行电迈躡恍惚。”
(5).仿佛;近似。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公行状》:“其树林巖石,幽茂深阻,恍惚隔尘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臣国工,殫精竭力不能恍惚。” 杨朔 《印度情思》:“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
(6).轻忽。《后汉书·冯衍传下》:“华芳曄其发越兮,时恍忽而莫贵。” 李贤 注:“恍忽,犹轻忽也。” ——《漢語大詞典》
雁落(雁落)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 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宋 赵师秀 秋屏作 雁落遥沙小,人登废垒闲。
宋 方岳 泊歙浦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骈字类编》
宋 赵师秀 秋屏作 雁落遥沙小,人登废垒闲。
宋 方岳 泊歙浦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骈字类编》
凉风(涼風)liáng fēng
亦作“凉风”。
(1).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唐 李白 《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颯尔凉风吹。”
(2).凉爽的风。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羲皇 上人。” 清 龚自珍 《论私》:“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 茅盾 《子夜》一:“五月夜的凉风吹在车窗上,猎猎地响。”
(3).西南风。《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曰凉风。”《国语·周语下》“以遂八风” 三国 吴 韦昭 注:“西南曰坤,为瓦为凉风。”
(4).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在 昆仑山 上。《淮南子·墬形训》:“ 县圃 、 凉风 、 樊桐 ,在 崑崙 閶闔 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丘,或上倍之,是谓 凉风之山 ,登之而不死。” ——《漢語大詞典》
(1).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唐 李白 《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颯尔凉风吹。”
(2).凉爽的风。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羲皇 上人。” 清 龚自珍 《论私》:“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 茅盾 《子夜》一:“五月夜的凉风吹在车窗上,猎猎地响。”
(3).西南风。《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曰凉风。”《国语·周语下》“以遂八风” 三国 吴 韦昭 注:“西南曰坤,为瓦为凉风。”
(4).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在 昆仑山 上。《淮南子·墬形训》:“ 县圃 、 凉风 、 樊桐 ,在 崑崙 閶闔 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丘,或上倍之,是谓 凉风之山 ,登之而不死。”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名-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