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马致远元代〕《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恨不得中看

恨不得 hèn bù dé
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始人皆言当今不可行帝王道,唯 魏徵 劝我,今遂功业如此,恨不得使 封德彝 等见之。” 宋 史达祖 《惜黄花》词:“恨不得御风归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听见这信,心里已经急的恨不得立刻就飞到 淮安 见着面才好!” 巴金 《家》一:“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说出来。”  ——《漢語大詞典》
恨 hèn《國語辭典》

恨 [ hèn ]

  1. 遗憾、悔恨的事。如:「记恨」、「饮恨而终」。《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 怨、仇视。如:「怨恨」、「憎恨」。《荀子·尧问》:「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唐·李白〈怨情〉诗:「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皇 huáng《國語辭典》

皇 [ huáng ]

  1. 大、伟大。如:「冠冕堂皇」。《诗经·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唐 ·柳宗元〈天对〉:「皇熙亹亹,胡栋胡宇!」
  2. 庄盛、辉煌。《诗经·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仪礼·聘礼》:「宾入门皇,升堂让,将授志趋。」
  3. 美。《诗经·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上·傅毅传》:「武丁兴商,伊宗皇士。」
  4. 有关君主的。如:「皇宫」、「皇恩」、「皇位」。《楚辞·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文选·班固·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
  1. 天。《楚辞·屈原·离骚》:「陟升皇之赦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汉·王逸·注:「皇,皇天也。」《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皇再命而绍恤兮,乃云眷乎建武。」唐·章怀太子·注:「皇,天也。」
  2. 君主。如:「三皇五帝」、「女皇」。
  3.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皇颉。
  1. 匡正。《诗经·豳风·播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掌 zhǎng《國語辭典》

掌 [ zhǎng ]

  1. 手心、足心。如:「鼓掌」、「脚掌」、「易如反掌」。
  2. 动物的脚底。如:「熊掌」、「鸭掌」。
  3. 量词。计算武术招数的单位。如:「一掌毙命」、「降龙十八掌」。
  4. 钉缝在鞋底前、后部分的皮子或橡胶。如:「钉一块掌儿。」
  5. 姓。如晋代有掌同。
  1. 用手掌打。如:「掌嘴」。
  2. 管理、主持。如:「掌舵」、「掌政」、「职掌大权」。
  3. 北方方言。指搁放、加上。如:「记得掌点儿盐到汤里。」
中看 zhōng kàn
好看;顺眼。 宋 梅尧臣 《惜春》诗之三:“残枝遗蕚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西游记》第二十回:“你这个老儿,忒也没眼色,似那俊刮些儿的,叫做中看不中吃。” 茅盾 《子夜》十:“﹝ 吴荪甫 ﹞打量那新来的两个人,和 曾家驹 站在一处,这新来的两位似乎中看一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