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张栻宋代〕《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朅来坐官府,颇觉此原违。
城头望群峰,欲往类绊羁。
三春苦风雨,晴日一伸眉。
沙边散车骑,竹舆从呕咿。
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
亭高俯空旷,洞古探环奇。
县崖隐日月,幽壑蟠蛟螭。
涧水杂鸣佩,松风发清吹。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聊揩簿书眼,偿此閒暇时。
所历固未厌,所感多余思。
昔游木叶下,今兹绿阴肥。
江山虽可识,岁月乃如驰。
素餐岂不念,怀安敢云私。
归来耿不寐,欹枕听晨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1.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2. 到、登上。如:「即位」。
    3.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1.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1.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2.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3.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1.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倾 ( 傾 ) qīng
    倾 [ qīng ]
    1. 斜,歪:~斜。~侧。~塌。~圮。~跌。
    2.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3. 倒塌:~颓。~覆。~轧()(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4.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5. 用尽(力量):~听。~诉。~吐。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1.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4. 说:细~。低~。
    语 [ yù ]
    1. 告诉:不以~人。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