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梓柱指明王氏切,优柔不断岂能行。

李纲宋代〕《读刘向传

昼观书传夜观星,感愤陈辞出至诚。梓柱指明王氏切,优柔不断岂能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梓柱指明优柔不断岂能

梓柱 zǐ zhù
梓木做的柱子。《汉书·刘向传》:“今 王氏 先祖坟墓在 济南 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  ——《漢語大詞典》
指明 zhǐ míng
指点明白。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建信 委輅,被褐献宝。指明 周 汉 ,銓时论道。” 章炳麟 《文学说例》:“今世纪为进步发见之时代,有新事物,诚非新造语不足指明。”  ——《漢語大詞典》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氏 shì/zhī《國語辭典》

氏 [ shì ]

  1. 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 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
  3. 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 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
  5. 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6. 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
  7. 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如:「師氏」、「太史氏」。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 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
  9. 學術派別。如:「老氏」、「釋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氏 [ zhī ]

  1. 參見「月氏 」條。
切 qiē/qiè《國語辭典》

切 [ qiè ]

  1. 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2. 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3. 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1. 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2. 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3. 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1. 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1. 要点。《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2. 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切 [ qiē ]

  1. 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如:「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2. 向批发商批购货物。如:「切货」。
  3. 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如:「将镜头切进来。」
  4. 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如:「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5. 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6. 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如:「两圆相切」。
优柔(優柔)yōu róu
(1).宽和温厚。《国语·周语下》:“布宪施舍於百姓,故谓之 嬴 乱,所以优柔容民。”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儒训优柔,武节焱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而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优柔谆切,怨而不怒,忧而不敢疏也。”
(2).引申为体恤,宽厚待人。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昔室于墟,风摇雨濡。自公优柔,郛閈盈兮。”
(3).宽舒,从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言以散鬱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懌怀。” 唐 李白 《比干碑》:“俾后人优柔而自得,盖《春秋》微婉之义。”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原序》:“凡经史奥旨,昧者显之,譌者订之,虽优柔不迫,而难决之疑,久蔽之惑,皆涣然而冰释。”
(4).谓从容探索、品味。《北史·郑道昭传》:“伏惟陛下,钦明文思,玄鉴洞远,垂心经素,优柔坟籍。” 宋 陈亮 《祭石天民知军文》:“书册未尝不亲,而书味厌飫而优柔;事体未尝不具,而事情反覆而諮諏。”
(5).犹豫不决,不果断。《新唐书·褚遂良传》:“昔 汉武帝 行 岱 礼,优柔者数年。”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6).柔软。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向见 柳公权 一帖《谢人惠笔》云:‘近蒙寄笔,深荷远情。虽毫管甚佳,而出锋太短。伤於劲硬,所要优柔。’”
(7).优雅和谐。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倣。” 清 周亮工 《悼黄山孙子》诗:“新诗颇优柔,据琴兴瀟洒。”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苏 、 李 《十九首》后,五言最胜,大率优柔善人,婉而多风。”  ——《漢語大詞典》
不断(不斷)bù duàn
(1).割不开。《韩非子·内储说下》:“援礪砥刀,利犹干将也,切肉,肉断而髮不断。”
(2).不绝;接连。《隋书·北狄传·突厥》:“重叠亲旧,子子孙孙,乃至万世不断。” 宋 楼锷 《浣溪沙·双桧堂》词:“夏半阳乌景最长,小池不断藕花香。” 梁斌 《红旗谱》十六:“‘五月鲜儿’桃子熟了,不断地有小贩来趸。”
(3).不果决;不果断。《韩非子·有度》:“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后汉书·宦者传论》:“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乘九服以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袁公 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东周列国志》第七回:“﹝ 鲁侯 ﹞乃告以让位,激成弑逆之恶,岂非优柔不断,自取其祸!”  ——《漢語大詞典》
岂能 qǐ néng
怎能;哪能。例如:我岂能反对?  ——《漢語大詞典》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1.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3.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4.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5.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6.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7.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8.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1.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2.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3.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4.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5. 姓。如汉代有行宏。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1.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1.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1.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2.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3.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5.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6.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1.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1.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