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美景 měi jǐng
优美的景色(如海、陆地或天空的) ——《漢語大詞典》
信 xìn/shēn《國語辭典》
信 [ xìn ]
名- 誠實不欺。如:「講信修睦」。《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書札、書簡。如:「書信」、「平信」、「掛號信」。
- 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 使者、送信件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
- 符契、憑證。如:「印信」。《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
- 姓。如宋代有信世昌。
- 聽從、不懷疑。如:「相信」、「深信不疑」、「不可置信」。
- 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 知曉、知道。宋·晏殊〈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詞:「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聊齋志異·卷七·青蛾》:「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歲乎?」
- 連宿兩晚。如:「信宿」。《左傳·襄公十八年》:「信于城下而還。」晉·杜預·注:「信,再宿也。」
- 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
- 隨意、任憑。如:「信口開河」、「信手拈來」。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信 [ shēn ]
動- 伸直、舒展。《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通「伸」。
- 陳述表白。《穀梁傳·隱公元年》:「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通「申」。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 不好:~听。~看。
-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 仇怨:排~解纷。
- 诘责,质问:发~。非~。责~。
- 古同“傩”。
并 ( 並 併 ) bìng/bīng《國語辭典》
并 [ bìng ]
动- 合。《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通「并」。
- 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一齐。《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通「并」。
-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通「并」。
- 而且。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通「并」。
并 [ bīng ]
名- 参见「并州 」条。
-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康乐(康樂)kāng lè
(1).安乐。《礼记·乐记》:“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梁启超 《论进步》:“其羣治之光华美满也如彼,其人民之和亲康乐也如彼。”
(2).淫乐。康,通“ 荒 ”。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中山 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謡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3).舞曲名。《史记·孔子世家》:“选 齐 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 司马贞 索隐引 王肃 云:“舞曲名也。”
(4).指 南朝 宋 文学家 谢灵运 。《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袭封 康乐公 ,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 谢康乐 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山川﹞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 以来,未復有能与其奇者。”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羣季俊秀,皆为 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 ——《漢語大詞典》
(2).淫乐。康,通“ 荒 ”。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中山 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謡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3).舞曲名。《史记·孔子世家》:“选 齐 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 司马贞 索隐引 王肃 云:“舞曲名也。”
(4).指 南朝 宋 文学家 谢灵运 。《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袭封 康乐公 ,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 谢康乐 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山川﹞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 以来,未復有能与其奇者。”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羣季俊秀,皆为 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 ——《漢語大詞典》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 说:细~。低~。
- 告诉:不以~人。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名-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 富裕。如:「富足」。
-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副- 过分。参见「足恭 」条。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
- 「凭 」的异体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