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比 bǐ《國語辭典》
比 [ bǐ ]
動- 較量。《文選·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媲美。《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
- 依照、仿照。如:「比著葫蘆畫瓢」。《戰國策·齊策四》:「食之,比門下之客。」
- 用手勢摹擬動作。《紅樓夢·第二九回》:「因為寶姐姐要看獃雁,我比給他看,不想失了手。」
- 打譬喻。《紅樓夢·第三四回》:「別說多了,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
- 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如:「競賽結果為五比一。」
- 同類的兩量相除,求出前量為後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以A:B或A/B表示。
- 《詩經》六義之一。即譬喻。《詩經·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 事例。《禮記·王制》:「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漢·鄭玄·注:「已行故事曰比。」
- 比利時的簡稱。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如:「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
比 [ pí ]
- 參見「皋比 」條。
比 [ bì ]
動- 親近。《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漢·鄭玄·注:「比,猶親也。」
- 緊靠、相並。如:「比肩而行」、「比鄰而居」、「櫛次鱗比」。
- 結黨營私。如:「朋比為奸」。《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最近、近來。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 及、等到。宋·岳飛〈良馬對〉:「比行百里,始奮迅。」《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則殘燭昏黃,鬼客已去。」
- 連連、屢屢。《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又比殺三趙王。」《漢書·卷五·景帝紀 》:「間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易經·比卦·彖曰》:「比,吉也;比,輔也。」
- 古代地方組織名稱。五家為「比」。《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使之相保相受。」
邵父 shào fù
(1).对 秦 人 邵平 的尊称。 唐 李邕 《春赋》:“散归閒之 邵父 ,隐养正之 姜牙 。趣下里之潦倒,諠乐土之繁华。苟炙背而垂钓,但开田而种瓜。”参见“ 邵平瓜 ”。
(2).对 邵信臣 的尊称。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 信臣 字 翁卿 , 九江 人也。始为 南阳 太守,乃为民兴利,开通沟渠水门,灌溉三万餘顷,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其化大行,吏民亲爱之曰‘邵父’。” ——《漢語大詞典》
(2).对 邵信臣 的尊称。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 信臣 字 翁卿 , 九江 人也。始为 南阳 太守,乃为民兴利,开通沟渠水门,灌溉三万餘顷,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其化大行,吏民亲爱之曰‘邵父’。” ——《漢語大詞典》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名-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 姓。如漢代有渠參。
-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 參見「[[渠渠]]」條。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惭 ( 慚 ) cán
惭 [ cán ]
- ◎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用 yòng《國語辭典》
用 [ yòng ]
名- 功效。如:「功用」、「效用」、「作用」、「有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 钱财的花费。如:「家用」、「费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器物。如:「器用」。《国语·周语上》:「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
- 姓。如汉代有用虬。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任命。如:「任用」。《论语·阳货》:「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行使、施行。如:「运用」、「应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孟子·告子上》:「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进食、吃喝。如:「用餐」、「用茶」。《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
- 要、需要。如:「不用急」、「反正今天没课,你不用来。」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 表示行为的方式、凭借。相当于「以」。如:「用手蒙住眼睛。」《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 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唐·柳宗元〈梓人传〉:「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孙文〈心理建设自序〉:「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用能鼓励风潮,造成时势。」
人力 rén lì
(1).人的劳力,人的力量。《穀梁传·定公元年》:“毛泽未尽,人力未竭,未可以雩。”《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於此。” 唐 柳宗元 《辩侵伐论》:“备三有餘,而以用其人。一曰义有餘,二曰人力有餘,三曰货食有餘。” 冰心 《我的学生》:“物力还应当爱惜,何况人力?”
(2).劳动力。指从事劳作的人。《南史·萧秀传》:“ 郢州 地居衝要,赋敛殷烦,人力不堪,至以妇人供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加边方多事,人力苦少。”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食货富穰,人力有餘。”
(3).仆役。《北史·崔道固传》:“家无人力,老亲自执劬劳。”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云庵活盲女》:“﹝ 云庵 ﹞顾其人力曰:‘汝无妇,可雍以相活。’” ——《漢語大詞典》
(2).劳动力。指从事劳作的人。《南史·萧秀传》:“ 郢州 地居衝要,赋敛殷烦,人力不堪,至以妇人供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加边方多事,人力苦少。”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食货富穰,人力有餘。”
(3).仆役。《北史·崔道固传》:“家无人力,老亲自执劬劳。”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云庵活盲女》:“﹝ 云庵 ﹞顾其人力曰:‘汝无妇,可雍以相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